骨炭纳米铁对污染红壤中砷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PDFVIP

骨炭纳米铁对污染红壤中砷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炭纳米铁对污染红壤中砷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圆园14 33 8 :1511-1518 20 14 8 , () 农 业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年 月 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粤早则燥鄄耘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 杂糟蚤藻灶糟藻 / 骨炭纳米铁对污染红壤中砷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研 员, 员 * 员 何 菁 ,尹光彩 ,李莲芳 ,曾希柏 ,林亲铁 ,苏世鸣 , 亚男 ,吴翠霞 1. 510006 2. / ,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试验 室,北京 100081 ) 摘 要:为探索不同材料(纳米铁、猪骨炭和牛骨炭)对砷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从中筛选有效的砷污染土壤钝化剂,采用室内模拟 P0.05 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三种物质对两种不同砷含量红壤中砷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纳米铁显著( )降低了 pH 84 d 两种红壤有效态砷含量,同时土壤 显著降低,当培养试验结束时( ),在板页岩红壤和石灰岩红壤中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 10.5% 11.43% pH 0.18 0.23 了 、 , 则比同期对照各降低了 、 个单位,纳米铁对红壤砷的钝化作用与土壤非专性吸附态砷向残渣态砷等 转化过程有关;猪骨炭的加入导致两种不同砷含量红壤中有效砷含量均不同程度的提高,板页岩红壤和石灰岩红壤增幅分别为 16.21% 1.36% 113.3 mg kg-1 pH 、 ;牛骨炭的加入对中度污染( · )的石灰岩红壤表现出一定的固定性能,也可降低 而改良碱性土壤,促 进了该土壤中活性砷向残渣态砷的转化。将纳米铁用于钝化污染土壤中的活性砷,牛骨炭用于固定中度污染石灰岩发育的红壤中 的砷,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铁;猪骨炭;牛骨炭;土壤有效砷;残渣态砷 X53 A 1672-2043 2014 08-1511-08 doi:10.11654/jaes.2014.08.007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Effects of Bone Char and Nano-iron on Fractions and Availability of Arsenic in Contaminated Red Soils 1,2 1 2* 2 1 2 2 2 HE Jing , YIN Guang-cai , LI Lian-fang , ZENG Xi-bai , LIN Qin-tie , SU Shi-ming , WANG Ya-nan , WU Cui-xia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