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疟疾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疟疾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李变丽 张红霞 陈珊珊(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感染科 河南洛阳 471009)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304-02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经按蚊叮咬传播,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反复发作者可伴贫血和脾大。近两年我科收治疟疾病例10余例,均有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经治疗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分类和流行病学
1.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1.2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的血中有配子体的人是疟疾的主要传染源。
1.3传播媒介 为按蚊,且只有对疟原虫易感、群体的数量大、生活期较长、子孢子可在其体内发育成熟的蚊种才可成为媒介。
1.4传播方式 绝大多数被有传染性的按蚊叮咬后而受染。罕见的情况下经胎盘的先天性感染、输血、麻醉药成瘾的人打麻醉针时针头或注射器消毒不良等均可传染。
1.5地理分布 主要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几乎整个非洲、中美与南美大部。
2 临床观察
2.1潜伏期以恶性疟最短,一般12天。三日疟最长,平均28天。间日疟及卵形疟平均13~17天,有些间日疟虫株潜伏期长达9个月或更长。
2.2发热
2.2.1发热开始的四、五天内,呈弛张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型,热度达39℃以上,肝脏常触及并压痛。
2.2.2间日疟与卵形疟的发热周期为48小时左右,所以隔日发热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所以隔两天发热一次。恶性疟则天天发热。
2.2.3发热的时间,间日疟、三日疟与恶性疟多在上午,卵形疟多在晚上。
2.2.4典型的发热分三期,即寒战期、发热期与多汗期。
寒战期:发冷寒战骤然开始,逐渐出现口唇、甲床发绀,面色苍白,全身肌肉酸痛,全身发抖,此期共持续10分钟至两小时,而后寒战停止体温上升。
发热期:体温上升,高达40~41℃,伴皮肤发热,面色潮红,结膜充血、口渴,心悸、气促、头痛剧烈,呕吐,呼吸急促,脉速而浮,达120~150/分。高热者可出现惊厥,谵妄或昏迷。 一般为4~6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部可出现疱疹,而后进入多汗期。也有长达10~24小时不退热者。
多汗期:体温急剧下降,大汗淋漓、症状缓解,呼吸脉搏恢复正常。 两次热发作的间歇期内,多数患者体温正常,自己感觉良好。
2.2.5各种疟疾的发热期内,大多数患者周围血内可查见疟原虫,特别是恶性疟。发热一两周后,脾即可触及并继续增大,肝有时可触及并有压痛。肝功能可呈一过性失常。
2.3凶险性疟疾多有恶性疟引起,多见于儿童、外来无免疫力的人群及发病后未及时治疗者。
最常见的为脑型疟,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贫血。
2.3.1精神错乱是脑型疟的先兆,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进一步恶化可出现抽搐、昏迷、超高热,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脑水肿、脑疝可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2.3.2急性肾功能衰竭后,尿量减少,故应定时检查尿量与血中尿素含量,以便早期发现肾功能衰竭。
2.3.3严重贫血常合并心力衰竭或血红蛋白尿。
2.4并发症黑尿热是恶性疟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急起寒战、高热、腰痛、进行性贫血和黄疸,尿量骤减呈酱油色。尿中有大量血红蛋白、管型、上皮细胞等。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3 护理
3.1虫媒隔离:防蚊灭蚊。
3.2休息: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病房注意通风换气,一般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3.3饮食:发热期,能进食者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不能进食者,每日至少补充2000ml液体。
3.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精神、神志、尿量、尿色及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
3.5对症护理
3.5.1寒战期应注意保暖,增加盖被;发热期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体温控制在38℃以下较为合适。
3.5.2出现惊厥、昏迷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如发生脑水肿及呼吸衰竭时,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并作好相应护理,防止病人发生意外。
3.5.3病情观察 对此类病人要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要注意热型及伴随症状,对病情较重的病人,应注意神志的改变,头痛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