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朱 丹 焦晓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加之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更易导致气血不调,影响津血运行,津聚为痰,血凝为瘀,继则痰瘀互结,发为高血压病。从“痰”从“瘀”治疗高血压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痰瘀互结;高血压病;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17-02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对类似此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篇中, 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 “太过则令人善忘, 忽忽眩冒而巅疾”,明确指出春脉太过所致, 眩晕、头痛、眼花、耳鸣、健忘等头部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说: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也即内风理论。《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 有“风火皆属阳, 多为兼化, 阳主乎动, 两动相搏, 则为之旋转”的论述。眩晕和头痛可单独出现, 亦可同时互见。以上文献记载了与高血压病相似的一系列症状, 并指出了病位、病因、病机。
1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
高血压病历代医家对其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机阐述较为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疾病谱的变化,痰瘀互结型的病机不能小觑,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尚存在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基于本虚基础上的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类型。一项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类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将高血压病分为肝阳上亢、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阳两虚、气血不足、风痰上扰、瘀血阻络和痰瘀互结、毒损心络八个证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痰瘀互结、毒损经络证在高血压病中居首位( 44.6%,不考虑其兼夹证类时为55.77% )[1],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了痰瘀互结证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重要地位。
2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饮食失节,或好逸少动,食滞不消,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留滞于络,气血运行不畅,有痰必致瘀,痰瘀浊毒互结,损伤络脉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症变化。正如叶天士所言:“邪与气血两凝,结聚络脉。”痰浊闭塞,气血郁滞,出现眩晕、头重身困、胸闷痰多、口黏纳呆、舌质紫黯或见瘀斑、苔腻、脉弦滑等症。此证多见于年轻患者(如肥胖、过量饮酒、高脂血症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影响其它脏腑,致脏腑功能虚损,络脉损伤,变证丛生,可以兼见肝肾不足、水不涵木、阴损及阳等证,多见于老年患者。
2.1五脏与痰、瘀
古人对于痰的认识极为清晰,但是对于瘀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能看见的瘀血方面,被包涵在扩大了的痰的范畴中,没有将痰与瘀区别开来,并深入研究认识。就像明代李梴《医学入门?痰》中指出很多证类没有明显区分:“但痰证初起,头痛发热,类外感表证,久则潮咳夜重,类内伤阴火。又痰饮流注,肢节疼痛,类风证……人知气血为病,而不知痰病尤多。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若挟食积瘀血,遂成窠囊痞块,又名食痰。留于胃脘,多呕吐吞酸嘈杂,上冲头面烘热,名曰火痰。若因饮酒,干呕嗳,臂胁痛,又名酒痰。升于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干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久为老痰、郁痰。又七情痰滞咽膈,多胸胁痞满,名曰气痰。迷于心,多怔忡颠狂,梦寐奇怪,名曰热痰。动于肝,多眩晕头风,眼目瞤动昏涩,耳轮搔痒,胁肋胀痛,左瘫右痪,麻木蜷跛奇症,名曰风痰”。根据症状可以看出食痰、火痰、燥痰中可能就间夹着瘀血的存在,而久病入络,老痰、郁痰、气痰中一定有血瘀,心主血脉,肝藏血,故而热痰、风痰也会有瘀血的混杂。
2.2痰瘀互结
古代文献中不乏关于痰瘀互结之论述,从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联系的病症到内外妇儿均有体现。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虚劳门?虚劳脉论》指出了肝脏因痰瘀致病和治法:“若肝有积痰瘀血,结热而劳瘵者,其太冲脉必与冲阳脉不相应,宜以补阴药,吞当归龙荟丸”。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证治类?痉厥癫痫(奔豚)》中说:“经曰心营肺卫,又心主知觉。心包络之脉,为痰血所阻塞,则心之机神停滞而无知矣。是营气壅实,而卫气力不足以推荡之,蓄积以致此也。又心与小肠脉络相通,小肠脉中有凝痰瘀血,阻窒心气,亦发为癫也。厥之病,气实而血虚;癫之病,血实而气虚。其邪皆实,其正皆虚”。
就已经指出了痉厥癫痫都是因为心包络被痰浊瘀血所阻塞,清窍不通所致。这些都表明了古人在疾病的治疗中对痰瘀很重视,在痰瘀互结的病机演变、疾病治疗方面也有了一定认识。
3 治疗原则
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发生,一则过食肥甘厚味或过量饮酒等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浊内生,久蕴化热化火,灼津为痰,痰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microRNA-21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oc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HMGB1、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doc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doc
-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体会.doc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体会.doc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doc
- 病毒性心肌炎的内科治疗.doc
- 病毒性心肌炎的急诊救治体会.doc
- 病毒性心肌炎研究综述.doc
- 病毒性心肌炎诊治新进展.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