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语在句中的分解与提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语在句中的分解与提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短语在句中的分解与提炼 陈祥红   徐州市大彭镇中心中学   在教学中,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发现:越是程度好的同学在口语与书面表达上使用的短语就越多,话语就越流畅,且越容易理解;相反,越是程度不好的同学在口语与书面表达时,话语就越生硬,多是汉语式的英语,闹出不少笑话。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遣词造句基本上就是单词的罗列。英语短语是英语句子的“核心”,英语词组短语、句型体现了英语的特点,其数量大,结构紧密且约定俗成,正是这些东西把英语这一语言衬托得光彩夺目。短语是理想的语言记忆单位 ,使用时,比全部由自己造句省时省力,并保证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短语教学也就成了重点和难点。记不住短语,掌握不了短语用法,就无法理解英语短文,也肯定影响英语学习。记忆短语是必须的,但如何在句中、文中找出短语,以便加强记忆与理解?对于短语的分解与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短语的分解与提炼我主要从意群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意群的划分正确与否在口语表达中至关重要。何谓意群?根据语义和语法结构,一个句子可以分成若干小部分,每个小部分称作意群。从语法角度讲,正确的意群划分一般是保持语法的整体性。从语义的角度讲,如果按照正确的语法结构所划分的意群,其意义也应该是完整通顺的,否则所划分的意群是错误的。   一、 一对一的,即背什么,考什么不变的   以初三人机对话中话题简述部分的“住房Housing例一要点”为例:   1. 我与父母一起住(I live with my parents)/在一个小城镇(in a small town);   2. 我们的公寓(Our flat)/在四楼(is on the third floor);有(There are)/三个卧室(three bedrooms)/、一个客厅(one sitting room)/、一个厨房(one kitchen )/和一个浴室(and one bathroom);我的卧室(My bedroom)/有(has)/一扇大的窗户(a big window);在我们的楼附近(Near our building)/有(there is)/一个花园(a garden),所以(so)/我从卧室的窗户(from my bedroom window)可以看到(I can see)/花园里的鲜花和树木(flowers and trees in the garden);   3.我们家(Our flat )/离我的学校不远( is not far away from my school),我(I)每天步行上学(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按照语义和语法划分的每一小段都包含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红体字部分是从语法的角度提醒学生注意的,黑体字部分则是按语义分解与提炼出来的短语,学生掌握了这些短语,背诵这篇文章已不是问题,节时高效,比不加分解与提炼就直接背,记得更准确、更牢固。   二、 公式化的,即可一变十,十变百的   公式化短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方法,通过公式化短语教学,在教学中寻找英语短语公式,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寻找类似教学公式的短语教学,挖掘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比如:   1. A+do sth   (1) 帮妈妈做饭(help mum (to) make dinner)   (2) 使他们感到温暖 (make them feel warm)   (3) 可以散步(can go walking)   2. B+(sb)to do sth   (1) 采取行动保护野生物 (take action to protect wild animals)   (2)要求他五点半之前到家(ask him to get home before 5:30)   (3) 试图往外跑( try to run outside)   3. C+doing sth   (1)花很多时间练习(spend lots of time practising it)   (2) 擅长打篮球(be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   (3) 考虑去北京旅行( think about visiting Beijing)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包含这三种非谓语动词句型的整理,即公式化的句型。比如:   1.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Why not do sth/Why donrsquo;t you do sth?)   2. 大熊猫在野外很难生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