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正说宋朝十八帝.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正说宋朝十八帝 作者: 游彪   序言   常有人问我,学历史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估计不会有标准答案。我的回答往 往非常简单:这是我从事的职业。既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当然需要兢兢业业,认真对 待。坦率地说,我个人并无成名成家的念头,无非是担心丢了饭碗而已。说得具体一些,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当然希望教给学生一些新的东西,以免误人子弟。正是基于这种考 虑,我一直将探索历史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且总是觉得很充实。   在大学课堂或是其他场合,我曾经多次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聪明绝顶,但缺少严 肃、认真的精神,很多事情,似乎都讲究“大概齐”,而不是精益求精。记得我在早稻田 大学留学期间,在所住的街区亲眼见过一起车祸,一位中年妇女被汽车撞倒,交警来处理 善后事宜。在测量车祸过程中各种数据时,警察们个个趴在柏油路面上,一丝不苟地测着 每条线,丈量不同方位的各种距离。当时我突然想到,国内的警察通常是站着用卷尺或皮 尺测量,记录相关的大体数字,就算完成任务了。与日本警察的严谨相比,中国交警可能 存在很大差距。殊不知,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如果有一个数字不准确,可能会影响到事 故责任的判定。这件小事给我留下了异常强烈的印象,甚至是震撼。我经常用这个故事来 教育学生,凡事都要认真,否则就会差以千里了。   学术研究同样是如此,就拿古代文献来说,很多人自认为读懂了古籍,但我敢肯定, 真正落实到每个字上时,恐怕谁也不敢说自己完全可以准确地解释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除了回避以外,恐怕就只有“大概齐”了。一篇论文中有多达数十处甚至上百处标点、句 读之类的硬伤,居然还有人以为这是高质量的论文,有着“深刻”的思想和见解。诚然, 这恐怕只是个别现象,但却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连基本史料都读不懂,难道也会 有真知灼见?或许在某些人心目中是有的,但稍具学术良知和常识的人,大概是不会如此 不负责任地作出判断的。“想法”固然可贵,但弄清事实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有文字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之久,越是遥远的时代,留下来的谜团就会越多。因 此,要发现历史的真相,谈何容易。姑且不说史料记载的缺乏,就算加上流传下来的实物 资料和未来不断出土的新材料,似乎也不足以做到这一点。至少我们对很多事实还是不清 楚的,或是知之甚少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下功夫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无论是好,还 是坏,我们都必须将历史上出现过的事情本身尽可能弄清楚。不知为什么,我们的研究似 乎都停留在两个极端,要么极好,要么极坏。举例而言,古代的政治体制通常被人为地以 “专制”、“集权”等词汇加以界定,在这种体制下,腐败自然是无法避免的,这种结论 无疑有其充分的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宋代皇帝远非“专制”二字可以概括。姑且不说君 主的权威能否直接渗透到社会的基层,就算在朝廷之内,皇帝似乎也不太可能为所欲为, 这在宋代似乎特别明显。皇帝需要扮演多种多样的角色,在偌大的皇宫,他是一家之主, 跟普通百姓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无非是多了些嫔妃、宦官等侍侯皇家的人员而已。因 此,他必须谨慎处理“家庭”内外的各种关系,其实,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与其他朝 代相比,宋代皇帝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子嗣不昌,除了宋末二帝外,宋朝共有 16位君主,其中有6人无亲生儿子继承皇位,比例高达38%左右,若加上太宗的兄终弟 及,比例就更高,这在中国帝王时代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在父死无子继的特殊情况下,宋 代的皇位传承还是相对顺利的,并未出现大的危机,这不能不让人惊讶。然而,在表象的 背后,却夹杂着极其复杂的内外因素,各种政治势力暗中角力,上演了一幕幕精彩之戏。 因此,在宋代,表面上看似乎罕有后妃干政、宦官擅权等现象,皇帝的“家”稳定而安 静;实际上,宫廷内部的斗争异常激烈,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否则就不会出现“狸 猫换太子”之类的传说了。这些故事的背后显然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事实,这些从侧面 也反映出宋代皇宫并不太平。   宫廷之外,皇帝为一国之君,治国安邦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然而,单单依靠一人之 力,无论如何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宋代皇帝必须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将国家机器运 转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各级官员的能动性,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无疑是不现实 的。毕竟,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他们能否为君主效力,取决于复杂的因素。正因为如此, 作为万人之上的帝王,需要协调各种利害关系,如君民、君臣之间的关系,等等,而这恰 恰是最难的环节,稍有闪失,恐怕就会危及江山社稷。这是历代君王所必须小心谨慎应对 的,宋朝皇帝自然也无例外。   自古以来,学术便带有浓烈的贵族色彩,通常情况下,似乎只有社会的精英层才有可 能成为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