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部培训-中国县市经济发展道路
重要地位 (1)富民强国的基石 全国县级行政区划2862个。县级市370个、县1464个、自治县116个、旗52个、特区、林区3个 县域国土总面积占93% 县域内人口总数9.15亿,占全国70.41% 县域经济GDP占全国56%以上 (2)工业资源的基地 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 轻工业、重工业、新兴产业等原料大都集中于县域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集中于县域 (3)国内潜在的消费市场 目前县以下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国1/3左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潜在市场 (4)经济发展的动力 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等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 各层次、各种成份都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份的发展,都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基本特征 (1)乡村性——区域性 传统农业社会:县与农村、农业联系在一起,人口是农民为主,产业是农业为主 现代工业社会:县域经济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打破了“画地为牢”、相互封闭的行政区经济,但空间仍有一定范围和位置,功能上有规定的行政管理权限 经济发展日益“区域化”:世界 经济全球化+区域共同体,国内经济 从“四带一区”转变为多元化新格局 (2)封闭性——开放性 农业社会:县域经济是“诸侯经济”、“鸟笼经济” 现代县域经济是市场经济、没有县界、国界 信息化时代,更加开放的经济 (3)单一性——复合性 农业社会:产业以农业为主,经营活动以计划为主 现代社会:集三次产业、产品和服务、经营与管理为一体 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 (4)特色性——差异性 每县都有特色,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点 不同县之间:地理、气候、文化和民族特性复杂多样,县域经济分布形成十分明显的地域特性 经济规模和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百强县人均生产总值是最低县域15.8倍,还有594个国家级贫困县,表现出极端不平衡 二 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和基本模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 总体说,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从路径选择看,已形成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特色经济道路 从各个县域经济要素的结构来分析,比较优势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劳动力资源 各县市普遍发挥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 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2)民本经济道路 民本经济是劳动者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平等竞争为基本出发点的经济;是以民间积累、民间投资、民间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机制灵活的经济 富县先要富民,富民要靠民营,各地屏蔽坚持以人为本 (3)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自然、社会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钱塘江治理:块状经济——带状经济 灾害、忧患之江——锦绣、财富之江 天下粮仓——天下钱庄 密云:保水富民强县---绿山净水富民 (4)城乡一体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 ——把城乡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 ——把城乡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 两个关键环节: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重要前提 ——解决城乡公平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治本之策 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和现代化的关系 ——城市化侧重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两个方面,侧重于农村建设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必然结果和最高境界 ——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都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规划一体化 ——产业布局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公共服务一体化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路径 ——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城乡产业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城乡劳动就业 ——城乡社会管理 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浙江模式:市场经济+民本经济 发展专业化市场,带动民营经济,贸工农结合,产业集聚、块状经济、振兴县市 全省4000多专业市场,以商带县、市场兴县 义乌小商品市场、上虞 湖州万元千斤一亩田 江苏模式:培育内生型+外向型企业 江阴:2008总值超1530亿、财政245亿, ——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上百个,百亿10多个,20多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全国领先——建设幸福江阴: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 昆山: 2002年GDP305亿,2008 年1500亿 财政270亿 农民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衰竭ppt(共40张PPT).pptx VIP
- 7.1《风景谈》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QXT3传感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病理科医疗质量自查表.docx VIP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docx VIP
- 2014-6-30电力变电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墙、防火墙.pdf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