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悸--中医内科学
病例分析 周某,女44岁,2002年1月5日就诊。患者心悸胸闷反复发作2年余,每在情绪波动时复发或加重。询问得知患者素性抑郁,2年来多次与家人争执,情怀不畅,遂渐发为此疾。刻诊:心悸频作,胸膺窒闷,嗳气则舒,食少寐艰,两胁窜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病例分析 1、中医诊断,并写出中医证型、辨证分析 2、中医治则、方药、处方 病例分析 诊断:中医:心悸(心脾两虚夹肝气郁结) 辨证分析: 1、患者久郁伤肝,肝气郁结,脾气不疏,脾胃损伤,暗耗阴血 ,心失血养,致心神不宁、 心悸、失眠多梦 2、血虚 不能上荣肌肤及舌 致面色无华,口唇色淡,舌淡苔薄 3、脾气虚 弱致纳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 4、心气不足,宗气不得布散,积于胸中,致胸闷 5、气血虚弱,脉道失充 ,致脉细 6、肝气郁结,则出现嗳气则舒,两胁窜痛 病例分析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疏肝解 郁 方药:归脾汤加柴胡、木香、白芍、薄 荷、绿萼梅 处方:当归5 龙眼肉 10 黄芪30 党参10 白术20 炙甘草6 茯苓15 远志10 木香60 酸枣仁15 柴胡12 木香10 白芍10 薄荷10 绿萼梅6 病历分析 患者,刘××,女, 33岁,心悸三年加重半月人院。 自诉在16岁时双膝、肩关节痛,在当地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缓解。三年前开始出现心慌不安、乏力少气,动则加重。半月前因劳累过度心悸加重、乏力更甚、动则汗出、口淡不渴、下肢微肿。查体口唇紫暗,端坐体位,虚里应手,心尖搏动呈抬举性,向左下移位,肝脾未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紫,有瘀斑,边有齿印,苔白沉,脉沉细涩。 请分析病情写出诊断、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患者,李××,女, 49岁,近一年来自觉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曾用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血府逐瘀汤等均无效。舌淡红,脉细弱。 请分析病情写出诊断、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病历分析 思考题 1.什么叫心悸,如何区别惊悸与怔忡? 2.心悸的病因病机是什么?有何特点? 3.心悸如何诊断? 4.奔豚与心悸如何鉴别? 5.心悸的辨证要点? 6.八个证型如何辨证论治? 方药加减: 善惊易恐:加珍珠母、生龙牡 夹痰热:加用黄连温胆汤 夹瘀热:加丹参、丹皮、生地、赤芍 阴虚而火不旺者:可用天王补心丹 口苦咽躁,热象较著:用朱砂安神丸 分证论治 肝肾阴亏 3 心阳不振 主症:心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 次症:胸闷气短,面色晄白,自汗,畏寒喜温,或伴心痛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分证论治 4 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温补心阳 生龙牡:安神定悸 《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 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分证论治 4 心阳不振 方药加减: 形寒肢冷: 分证论治 4 心阳不振 大汗出者: 兼水饮内停: 加黄芪、人参、附子 重用人参、黄芪,加煅龙牡,或山萸肉,或用独 参汤 加葶苈子、五加皮、大腹皮、车前子、泽泻、猪苓 方药加减: 夹有瘀血: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 兼见阴伤:加麦冬、玉竹、五味子; 心动过缓著:加炙麻黄、补骨脂、附子; 亡阳:急予独参汤或参附汤,送服黑锡 丹或参附注射液静滴 大汗出者,加煅龙牡,或山萸肉。 分证论治 4 心阳不振 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301 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伤寒论》281 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麻黄去节2两,细辛2两, 附子炮1枚,去皮破8片。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表明,附子、细辛、麻黄可以明显增加心率。 钱天来曰:“麻黄??以解在表之寒,以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之气温味辛专走少阴者,以助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