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差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差 (1即墨市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200;2青岛市胸科医院 山东青岛 266043) (3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8) 【摘要】社交焦虑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或处于被他人观察或评估的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持续的恐惧。解释偏差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性。社交焦虑者具有两种解释偏差,第一,社交焦虑患者会以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或者模糊的社会事件;第二,社交焦虑患者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来解释轻微负性的社交情境。文章介绍了这两种解释偏差,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社交焦虑;解释偏差;负性偏差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28-02 【Abstract】Social anxiety disorder refers to persistent fears of situations involving social interaction or social performanceor situations inwhich there is the potential for scrutiny by others. Interpretative biasrefers to the tendency to interpret social situations in a more negative or threatening way.It is suggested that two bias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external social events may play a role in social phobia.First, patients with social phobia may have a tendency tointerpret ambiguous social events in a negative fashion.Second, they may interpret mildly negative social events in a catastrophicfashion. 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d these two bias and proposed future directions. 【Key words】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terpretative bias;Negative bias 引言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是指个体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或处于被他人观察或评估的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持续的恐惧[1]。社交焦虑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会造成社会关系缺陷。社交焦虑的认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加工偏差是社交焦虑的重要发生和维持因素[1][2]。信息加工偏差会使社交焦虑患者以一种极端负性的方式来应对社交情境,从而直接导致社交焦虑的产生和持续,还会影响患者的行为方式(如,对所恐惧情境的回避),致使患者难以从社交焦虑状态中脱离。具体来说,个体基于早期的负性经验,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交情境进行了一系列假设,形成了负性的认知图式,个体基于已有的负性认知图式,将现有环境中的模糊情境信息解释为负性或者威胁性刺激,从而验证了他们的认知偏见,这导致个体焦虑的产生,焦虑产生又强化了已有的认知加工,这样的恶性循环致使个体焦虑状态持续[3]。 信息加工偏差涉及注意偏差、解释偏差、记忆偏差、消极自我意向等认知偏差[4]。解释偏差是指社交焦虑患者以消极的或者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情境做出错误解释的现象[5],主要存在两种解释偏差:第一,社交焦虑患者会以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或者模糊的社会事件;第二,社交焦虑患者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来解释轻微负性的社交情境[6][7]。 1.以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或者模糊的社会事件 1.1 存在负性加工偏差 社交情境通常充满着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因此在这种情境下更容易出现错误理解,解释偏差对于社交焦虑的产生和持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lark和Wells的社交焦虑认知理论认为,社交焦虑个体以负性的方式解释他们所注意到和记住的模糊线索。比如,通常在社交过程中倾听者会通过微笑、点头等动作表达正在倾听,而社交焦虑者倾向于将积极反应的缺失(没有微笑、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