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诗歌意象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别诗歌意象浅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离别诗歌意象浅析 赵 鹏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628400 江淹《别赋》有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古人轻生死,重别离。在浩若烟海的文学海洋中,有许多传唱不衰的离别之作。本人在对离别诗的研究、探索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文化现象,现予以归纳整理。 一、离别诗歌的意象 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意象 古代诗人把离别与傍晚结合在一起。如自居易《琵琶行》中有“浔阳江头夜送客”,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王维的《山中送别》诗中有“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以上诗中的“夜”“晚”“暮”等都表明是傍晚时分。诗人的离别喜欢选择这一意像,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但绝非偶然,窃以为离别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苍茫中的朦胧感相契合。从美学角度来说,二者都是冷色调。对于远离的游子征夫来说,傍晚意味着黑夜的来临,此时鱼沉潭底、飞鸟归林,暮色渐浓至苍茫,此情此景,尤其能勾起飘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2.离别诗中另一出现频率较高的意像是“月” 翻开浩翰的诗典,我们可以看到借月抒写离别的咏叹不绝如缕,绵延成一条月色迷蒙的风景线。在唐人笔下,月亮充满了灵性与生命。如薜涛《送友人》诗:“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沓如关塞长。”白居易的诗:“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诗人为什么会以月亮作为抒发别情的意象呢?在人们的审美意识里,月亮与别情有着对应的美学关系。古人认为月亮属于阴柔的事物。《周易》说:“坎为月,阴精也。”《说文》里说:“月者,太阴之精。”月光笼罩大地,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种直觉经过长期的积淀,便在人们心里形成一种审美定势,即月亮是秀美的,一旦形成这种审美定势,当人们感知事物时,便会将具有阴柔特点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之构成对应关系。在人们的情感世界,离情别绪是一种深邃悠长的情感,它是委婉忧伤的。这种特征与月亮的品格一致,故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3.古人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意像 古人诗中著名的送别场所一是劳劳亭,一是谢亭、还有一处灞陵亭。 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古城大约15公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如果白天从城内上船大约傍晚时分到达。送别之人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使得它被笼罩了一层离别的感伤情调,李白有一首著名的《劳劳亭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谢公亭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有诗《谢亭》:“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心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在谢亭上演,使优美的谢亭也染上了一层离情别绪。 渡口、水滨亦是常见的送别之地,著名的水滨送别地有“南浦”。“南浦”成为送别的代名词。著名诗句有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自唐以后。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商人大多乘船,因而渡口等处成为离别诗中常见的意像也不足为奇了。 二、独特的送别方式 1.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这种古老的风俗起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人。”古人诗歌中出现了大量折柳送别的咏叹。如“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涣之《送别》)”水边杨柳曲如丝,立与项君折一枝。(杨巨源《折杨柳》)。这些诗歌,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寄情青青杨柳黯然伤神的离别场景,反映了折柳送别的风俗之情。 2.饮酒送别 元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逢之词以致意。”潇洒浪漫的唐诗人把酒与别离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饯别诗”。 3.唱歌送别 最著名的唱歌送别诗是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李白的另一首《灞陵伤别》有诗句:“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是离别时唱的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所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迭之歌。”后来竞把“阳关三迭”作为送别的代名词。 4.写诗赠别 古代举凡送人出游、归隐、离京赴任、登科及第,饯行时,往往赋诗以赠,以壮行色。唐人被送者以有人赠诗为荣,以无人赠诗为耻。钱易《南部新书》载云:“大历来,自丞相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