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中国选举与科举制度参赛课件
第五章 中国选举和科举制度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禅让制 二、世官制 三、明贤制 四、察举制 五、九品中正制 六、其他取士方法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尧生活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为人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他叫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禅让。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gu sou,即瞎老头)眼盲且糊涂 ,生母早死,后母壬女和异母弟象很坏。但舜对父母孝顺,对弟弟慈爱,是公认的德行好.尧帝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来到舜居住的历山,听说舜在田间耕地,便到了田间。看见一个青年,身材魁伟、体阔神敏,聚精会神地耕地,犁前驾着一头黑牛、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这个青年从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隔一会儿,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尧等舜犁到地头,便问:“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 舜见有老人问,拱手以揖答道:“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一听,觉得这个青年有智慧有善心,对牛尚如此,对百姓就更有爱心。尧与舜在田间扯起话题,谈了一些治理天下的问题,舜的谈论明事理,晓大义,非一般凡人之见。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让舜在尧的文庙拜了尧的先祖,尧便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禹,姒(sì )姓,名文命,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人,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他最卓著的功绩是历来被传颂”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从禹开始,打破了选举首领的“禅让制”,实行了“世袭制”。 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今莘县人。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其才干,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 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还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即太甲即位,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伊尹于公元前1713年卒于亳(今山东省-曹县南),享年百岁(另说伊尹放逐太甲后,篡位自立,太甲潜回,将其杀死)。 特点: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学在官府,庶人不议” 1、察举的程序:经官吏察访后推荐中央 2、荐举的标准:德行、才能、家世(次要) 3、察举的类型:贤良方正、孝廉、博士弟子、 杂举(如举秀才,武帝开始) 1、创立者:曹丕(听从陈群建议) 2、创立背景: (1)士族在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魏政权的建立需要士族的合作与支持 (2)汉代“乡举里选”由于大流徙已不现实 3、选举办法:各州设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依据所辖区域内人物的品行,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4、程序:小中正——大中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