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永乐村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永乐村调研报告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永乐村调研报告 黄秀群(教育学院08级) 一、永乐村概况 (一)自然地理 永乐村位于猫场镇东边,村委距离猫场镇约2公里,猫场镇位于大方县西边,距大方约为50公里。永乐村东接和平村(鼎新乡),南接五丫村,西接长征村,北接壁脚村,所占面积为8.1平方公里,全村无草场、林地,仅有2162.06亩耕地面积,农户承包地面积(30年)为1512.06亩。 (二)行政区域 永乐村辖17个村民组,分别为:坪子组(人最多,500多人)、刘家寨组(距离最远,距村委约近4公里)、三家寨组、沟头组、黄泥组、蔡家寨组、大寨组、丫口组(离村委最近,村委坐落于该组)、偏坡组、半坡组(人最少,150多人)、湾子组、仓口组、新寨组、七仲组、头目组、堰沟组、新甫组。其中,村委坐落于丫口组,位于全村中心。 (三)人口、姓氏、族别 永乐村总户数为1526户,总人口为5705人(村主任给出的一个估计数,实际超过六千),其中男性为3405人,女性为2300人,男女比例为:1.48:1,也就意味着男性比女性多出约一半。 永乐村族别成分有:汉族、布依族、仡佬族、白族、穿青、彝族、苗族、仲族8个族别,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45%,其余少数民族一起约占55%。 永乐村姓氏情况:姓氏人数最多的:李、张、王、陈、熊、龙等6大姓;姓氏人数一般的:杨、蔡、彭、安、周、谭、卢、鲁、罗、胡、谢11姓;姓氏人数较少的:尹、肖、付、余、文、赵、秦、易、聂、韩、雷、宋12姓。从该村村民姓氏来看,姓氏多样复杂,据此列出的不完全统计姓氏便已有39姓,可谓是一个姓氏多种行政村。 (四)交通 永乐村村委的地理位置,位于猫场镇东面大约三里的地方。步行只需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即可到街上。在该村,有一条2009年刚完工的马九公路经过,延伸至邻村的贵州省著名风景旅游区——九洞天。 猫场镇在当地也是一个交通要道。目前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有三条公路:一是通往县城的泥青路。途径鼎新乡、马场镇、高店乡,耗时约两个小时。每天有几班,夏季早上六点半开班,七点左右收班;冬季早上八点开班,晚上五、六点收班,开班和收班时间根据季节和客流量做灵活处理和变动;二是通往毕节市公路。部分是沙石混杂的水泥路,部分是泥青路(客车有通往纳雍县化作乡的和到毕节的,各不搭乘另一路线车辆的乘客),途径纳雍县的化作乡、毕节的东关乡和花厂乡,耗时约两个半小时,每天两班,上、下午各一班;三是通往省城。途径黔西(属于毕节市)、修文县(属于贵阳市)、扎佐县(属于贵阳市),耗时约六个小时,每天一班,一般夏季为早上八点,冬季为早上九点。据当地人介绍,猫场镇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每日客流量相对其他乡镇都比较大。 (五)自然资源 当地煤矿资源十分丰富。在当地政府没有对煤矿开采进行干预前,村民可以在自家的房屋前后,或是田间地里都可以挖出煤供村民自己家用。但是近两年由于政府的干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村民已不可私自随处乱开采煤矿,包括自己家用都已被禁止,违者将被罚款或拘留,甚至坐牢。在当地村民长年开采煤矿资源后,现又已探明位于该村的一个可开采五十年,每年可开采煤30万吨的大型煤矿,现已开工,可谓煤矿资源十分丰富。下图为山坡上工作中的两个砧井。 (六)地形、气候 大方县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毕节市则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于贵州省的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约为1400米。永乐村地形地貌属于山地地形,耕地属于梯田、梯土形。 毕节地区的气候是全省凉爽的地区,永乐村冬季温度最低可至0下4~5摄氏度,夏季气温一般不超过26度,最高仅33度,且一年当中超过33度高温天气是很少有的。笔者调研期间是炎热夏季,发现当地不少村民,不论男女老少,有一部分穿两件衣服,相当于一般的春秋装。可想而知,当地气候凉爽宜人程度,加上邻村得天独厚的九洞天旅游环境,可谓是一个避暑胜地,尤其是城市上班族夏季避暑的一个不错选择。 二、院落特色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该村有突出的院落特色,下面就所发现的作一一介绍: (一)猪圈·牛圈 在调查间发现,当地村民的猪圈和牛圈都是一个下凹式,也就是处于地表平面以下。在笔者见到的情形中,深的大约一米多,用石头砌了楼梯下去喂食,浅的也有一尺左右深。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根据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来修建的,因当地地形地貌属于山地,且山坡均被开垦为梯土以种植庄稼维持生计,解决“僧多粥少”的现实难题,从而导致生态严重被破坏,造成今日无草地,更无林地的局面。致使牛无地放,草无地割,不仅仅使村民喂养猪牛牲口的数量少,即使喂养的也只能想办法尽量减少其用草数量,进而建成了这样一种不需要用草来解决牛的粪便问题,而由这样一个下凹式的圈来堆砌牛的粪便。也许笔者的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但结合当地村民因无地放牛而割草喂养牲口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这样一个建筑不全是因为无草而建,但至少应该有这个因素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