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内胸腺瘤误诊巨大淋巴结增生症.docVIP

纵隔内胸腺瘤误诊巨大淋巴结增生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纵隔内胸腺瘤误诊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纵隔内胸腺瘤误诊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刘辉 (喀什武警南疆指挥部医院放射科 新疆喀什 844000) 【关键词】 胸腺瘤/诊断 巨大淋巴结增生/诊断 误诊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16-01 患者,女,51岁,因上呼吸道感染行胸部正侧位片X线检查时发现右上纵隔边缘光整呈弧行,突向右侧胸腔,边缘规则,与纵隔相交呈钝角。考虑:胸腺瘤可能性大,在外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前上纵隔软组织肿块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大小为:6.5cmtimes;4.8cmtimes;4.5cm大小的肿块向外生长突向肺野。疑诊为:纵隔内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全麻下经右胸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前上纵隔,与气管、奇静脉、主动脉关系密切。紧贴肿瘤仔细分离,切除肿瘤大部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诊断:胸腺瘤。 讨论:X线检查是发现及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方法。胸部平片正位相,胸腺瘤常表现为一侧隔增宽或突向一侧胸腔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突向右侧多于左侧,也可见突向双侧胸腔。突向左侧常被主动脉球掩盖,突向右侧可与上腔静脉重叠。肿物影边缘清晰锐利,有的呈分叶状。侧位像可见位于胸骨后心脏大血管前密度均匀形态上呈实质性肿块影。多数密度均匀,少数胸腺瘤可见囊变,条状,点状,块状和不成形的钙化,其钙化程度较畸胎瘤为低。有的胸腺瘤呈扁片状伏于心脏大血管之上,此种类型在X线检查中最难诊断。胸部CT是先进而敏感检查纵隔肿瘤的方法,它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突向一侧还是双侧,肿瘤的边缘,有无周围浸润以及外科可切除性的判断。在胸腺瘤中70%~80%的是良性的,其包膜完整,对周围组织不具侵袭性,恶性胸腺瘤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两种类型,然而胸腺瘤的良,恶性在病理组织切片上很难区分,但CT在观察胸腺瘤的生长方式及其累及区域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首例由Castleman在1954年首先报告。由于其组织学改变特殊,病因不明,故当时只能以人名命名,称为Castleman病。后来沿用的名称很多,如滤泡性淋巴网状瘤,血管性淋巴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结,类胸腺瘤样局限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等[1]。目前普遍认为以AFH或Castleman病(CD)命名较为合适。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局限性淋巴结病变,最常侵犯纵隔淋巴结,颈部、后腹壁、腋窝及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也可被侵。是一种良性淋巴结增生[2],是罕见、病变局限于肿大淋巴结的原因不明的良性病变。本病可见于肺门淋巴结及颈部、腋窝、肠系膜、阔韧带和腹膜后淋巴结。但约70%见于纵隔[3]。好发于中青年,本病病理上分为3型:透明血管型(HV)、浆细胞型(PC)和混合型,临床分为局灶型和广泛型,局灶型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发生于身体内任何部位,以胸内多见,常为单个肿块,体积较大,呈膨胀性生长,包膜完整,生长缓慢,增强CT扫描颇具特征性,表现为肿块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邻近大血管相仿,静脉期及延迟期亦强化明显[5],由于AFH好发于前纵隔且常含有胸腺小体,故易与胸腺瘤混淆,但真正的胸腺瘤很少形成胸腺小体,也很少出现毛细血管增生和炎性细胞。CT增强扫描为轻中度强化。但由于病变血管丰富而迂曲,与周围结构粘连广泛,手术切除时有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此,必要时可采用血管造影术栓塞其??养血管,以预防术中大出血。本例临床比较罕见,值得报道。 参考文献 [1]Keller A R,Hochholzer L,castleman B. Hyaline-vascular and plasma cell type of 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 of the mediastinum and other location. Cancer,1972,29(3):670. [2]王芳,刘松年,韩丽芳.6例良性巨大淋巴结增生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院报,1999,3(21):50. [3]张效公.胸外科主治医生300问,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408. [4]赵晓红.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J].罕少疾病杂志,2003,10(1):13~14. [5]黄新文,唐光才,韩福刚,等.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泸州医学院学报,2001,24:452-454.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