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护理体会
安建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摘要】全身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侵入肝,如病人抵抗力弱,可发生肝脓肿。目的 讨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护理体会。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感染性休克症状,一旦出现及时与医师联系进行处理。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护理
[发病机理]
(一)病因
全身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侵入肝,如病人抵抗力弱,可发生肝脓肿。细菌可经下列途径进入肝:
1.胆道:胆道蛔虫症、胆管结石等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时,细菌沿着胆管上行,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
2.肝动脉:体内任何部位的化脓性病变,如骨髓炎、中耳炎、痈等,特别在发生脓血症时,细菌可经肝动脉进入肝。
3.门静脉:如坏疽性阑尾炎、痔核感染、菌痢等,引起门静脉属支的血栓性静脉炎;脓毒栓子脱落进入肝内,即可引起脓肿。
4.其它:肝毗邻感染病灶的细菌可循淋巴系统侵入。开放性肝损伤时,细菌可直接经伤口进入肝,引起感染形成脓肿。
(二)病理生理
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单个肝脓肿容积有时可很大;多发性肝脓肿的直径则可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之间,数个脓肿也可融合成一个较大的脓肿。
[护理评估]
(一)护理病史
1.主观资料
询问患者:
(1)既往健康状况,有无胆结石、骨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感染疾病病史。
(2)何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如何);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3)有无肝区的疼痛,及疼痛的性质。
(4)有无进行治疗,疗效如何。
2.主要表现
(1)全身中毒症状:寒战、高热,体温常高达39℃~40℃,多为驰张型热,伴有大汗、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周身乏力。
腹痛:多为肝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伴有右肩部反射痛。
(二)护理体检
客观资料:
1.一般检查:全身营养情况,有无皮肤、巩膜黄染;体温情况,有无水肿等。
2.局部检查:
右下胸及肝区有叩击痛,肿大的肝有压痛;脓肿在肝前下缘比较表浅部位时,可伴有右上腹肌紧张和局部明显触痛;巨大的肝脓肿可使右季肋呈饱满状态,甚或可见局限性隆起,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性水肿 。严重患者可出现黄疸。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左移;有时表现贫血。
2.X线胸腹部透视:右叶脓肿,可见右膈肌抬高,肝阴影增大,有时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左叶脓肿,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小变受压、推移。
3.B超:肝内出现液性暗区。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细菌感染肝脏形成脓肿所致。
2.疼痛:肝脏脓肿所致右上腹痛。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致使摄入减少所致。
[护理措施]
(一)治疗原则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1.全身性支持治疗:给予充分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多次小量输血和血浆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抗生素治疗:及早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可先选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作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然后选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对大的单个脓肿或多发性肝脓肿中较大的,可行切开引流。对病程长的慢性局限性的厚壁脓肿,可行肝叶切了除术。
4.中医中药治疗:多与抗生素和手术治疗配合应用,以清热解毒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五味消毒饮或柴胡解毒汤等方剂。
(二)护理要点
1.同肝胆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感染性休克症状,一旦出现及时与医师联系进行处理。
3.高热护理:患者持续高热时,做好物理降温,按高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并遵医嘱及时补充水、电解质、酸碱保持平衡。
4.饮食护理: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5.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