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终末期肾病高磷血症的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终末期肾病高磷血症的治疗
翟治双
(旬阳县医院 陕西 安康 725700)
【摘 要】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脏损害进行性恶化将导致肾衰竭。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而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的 重要因素 。另外高磷血症还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营养不良 、转移性钙化等 ,因此有效控制血清磷水平是 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措施 。饮食限磷 、透析治疗、磷结合剂的应用及必 要时甲状旁腺的切除等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治疗的主要方法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高磷血症疗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50-02
众所周知,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而且高磷血症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营养不良。近来研究发现高磷血症尚可诱发软组织和血管钙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1]。因此,有效控制血清磷水平成为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限磷、透析治疗、磷结合剂的应用及必要时甲状旁腺的切除。首先应该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但是过于严格的限制又会造成营养不良,对于透析患者则尤为明显。充分的透析治疗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磷,然而当前广泛推行的每周3次,每次4h的血液透析方式常常不足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磷。有90%~9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服用磷结合剂治疗高磷血症[2]。
含铝磷结合剂常用的含铝磷结合剂主要有氢氧化铝和碳酸铝,曾广泛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血症,其具有高效的磷结合能力,含1000mg铝的碳酸铝混悬液约可结合食物中磷200mg。但是长期应用会引起铝在体内的潴留,使得铝对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老年痴呆症、骨病变等。因此,含铝化合物不再用于高磷血症的长期治疗,仅用于短期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3]。
含钙磷结合剂 目前含钙磷结合剂是治疗
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一线药物,替代了铝盐治疗高磷血症。常用的含钙磷结合剂主要有碳酸钙和醋酸钙。碳酸钙的磷结合能力比较差(含1000mg钙的碳酸钙结合磷110mg),故欲将血清磷水平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就需要大剂量的碳酸钙,这必然会引起摄入钙过量,使得血钙浓度增加,甚至产生高钙血症,而长期高钙血症将会大大增加血管钙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从而增加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死亡率[4]。另外,对于应用维生素D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再联合应用含钙磷结合剂则可能会过度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a 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同时可能会增加钙的吸收,从而导致低转换型骨病、高钙血症及其相关的危险[5]。此外,碳酸钙的疗效与胃液pH值密切相关,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其类似物时可能会影响其疗效。
另一种常用的含钙磷结合剂醋酸钙的磷结合能力较碳酸钙强,含1000mg钙的醋酸钙可以结合食物中磷170mg,但是不如铝盐。有研究发现仅需醋酸钙一半的剂量就可获得与碳酸钙相同的疗效,故应用醋酸钙高钙血症的发生率较碳酸钙明显下降[6]。美国肾脏基金会(NKF)制定的“慢性肾脏病/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南(K/DOQI)”中声明服用含钙磷结合剂每日摄入的元素钙量不得超过1500mg。因此,醋酸钙可能较碳酸钙更适合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血症。
其他含钙磷结合剂还有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和酮酸钙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含钙磷结合剂疗效不如碳酸钙和醋酸钙好,而且还可能引起除高钙血症以外的其他不良反应[7],故这些含钙磷结合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非铝非钙磷结合剂
含铝、含钙磷结合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较多的副作用,长期应用含铝磷结合剂会导致铝骨病难治性小细胞性贫血和痴呆等;而含钙磷结合剂容易引起高钙血症从而增加了出现心血管钙化的风险。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的非铝非钙磷结合剂成为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有2种新型的非铝非钙磷结合剂司维拉姆(sevela mer hydrochlo ride , S H )和碳酸镧 (lant hanum ca r bo nate)分别1998年和2005年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其他的非铝非钙磷结合剂包括镁盐、含铁复合物以及正在研发中的烟酸(nico2tinicacid)、考来替兰(cole stila n)等。下面具体阐述各种非铝非钙磷结合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司维拉姆SH是一种阳离子多聚体,主要成分是盐酸多聚丙烯酰胺,具有磷结合能力,且不被肠道吸收[8]。多项临床试验表明,SH能有效地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磷水平,而且与含钙、含铝磷结合剂相比,应用SH治疗不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