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分析
陈天顺 陈鲁峰 曾蔚林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骨科 363000)
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1,因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微创治疗受到患者的欢迎,本人从2007年8月~2012年4月在北京、福州进修学习和在本科室应用开展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男36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39.5岁。均有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病程3个月~20年,全部患者均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检查确诊。本组病例均经3个月以上的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反复发作。本组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 4~5 突出35例,L 5 ~S 1 突出8例,L 3~4 突出4例。主要症状:持续腰痛及下肢放射痛36例,腰腿痛伴下肢及足麻木28例,间歇性跛行7例,症状突发加重5例。主要体征:单侧或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38例,单侧或双侧下肢肌肉萎缩及伸拇肌肌力减弱26例,仰卧挺腹试验阳性40例,压颈静脉试验阳性42例。
1.2 手术方法
1.2.1 设备 500mA带影像增强系统X光机,自动式腰椎间盘切吸治疗仪,医用电动负压吸引器。
1.2.2 术前准备 入院后常规摄腰椎正侧位片,骨盆平片(显示两侧髂骨高度)。备好腰部CT片。实验室检查同常规手术准备。常规腰背部备皮,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X线操作室紫外线照射2h。
1.2.3 体位 患者俯卧于X光机检查床上,下腹部垫软枕使腰部略呈屈曲状,X光机透视下确定病变间隙,用龙胆紫做一横向标记线,沿标记线向患侧旁距棘突8~12cm处为穿刺进针点。
1.2.4 步骤 常规消毒皮肤,铺巾。进针点用1%利多卡因5ml做局麻(不可向穿刺方向太深处注射),将穿刺导针刺入皮肤,沿横向标记线方向且与背部呈40~45deg;角经皮下通过腰后部诸肌群达椎间盘纤维环后1/3点处刺入髓核内,X光机透视下观察确定进针位置正确后,用尖刀在皮肤进针处做0.5cm的切口,然后依次沿导针旋入1.5mm、2mm、2.5mm、3.2mm、4.0mm、4.8mm、5.6mm、7级套管与纤维环内2~3mm左右固定之。在刺入导针及以后依次旋入各级套管扩张时动作要缓慢,轻柔,注意观察患肢有无放射痛烧灼感,深重感,若有此症状应调整进针点或尝试套管稍向侧方用力至患者无上述症状时再缓慢旋入。最后保留5.6mm套管,拔出其他套管。置入3.2mm环锯切割纤维环形成减压孔,再沿该套管送入髓核钳,夹碎髓核并最大量地夹取髓核,最后送入自动髓核切吸器,接通输液器及负压吸引器,以300次/s速度反复切割抽吸,经常调整前端边侧孔的深度、方向及角度,随时观察负压吸引器收集瓶中髓核切吸量,当无髓核吸出时,退出髓核切吸器,拔出套管局部包扎。令患者仰卧做直腿抬高试验,观察治疗效果,然后将病人平卧手术车上推回病房。
1.2.5 术后用药及护理 术后静点甘露醇每日250ml连续3天,每日分别给予地塞米松10mg、10mg、5mg,并静点抗生素5天。相对卧床5~7天。以后带腰围下床,并嘱其坚持做腰背肌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个月、半年、1年,结果26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16例有劳累时或阴雨天时腰腿酸胀感,平时无明显症状。3例术后反复有腰腿痛,但症状较术前轻。2例术后疼痛仍重,经手术证实1例脱出髓核太大,游离于椎管内。1例为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较差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根据改良的Macnab[2]疗效评定。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微工作;可:症状有所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仍存在神经根压迫的表现,需再次手术治疗。结果:优26例占55.3%;良16例占34.0%;可3例占6.4%;差2例占4.3%,优良率89.3%。
3 讨论
经皮穿刺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制主要是:(1)减压:通过在椎间盘后外方钻小孔切吸出部分髓核组织,使椎间盘内压力明显降低。从而使突出部分的压力减低并相对还纳,缓解了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力与刺激;(2)改变髓核的突出方向:该切吸术由于在椎间盘的侧后方开小孔取出了髓核,人为的改变了突出髓核的方向,因该孔在3个月后才逐渐封闭,避免了向后方再突出的可能性;(3)阻止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过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由内向外逐渐积累性损伤、断裂,变性的髓核逐渐沿断裂的纤维环裂隙向外膨隆,重者纤维环破裂,髓核疝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