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徐 佳(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骨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00-02【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VAS评分、JOA评分、ODI量表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等临床诊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优良率及ODI评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相比传统开窗手术能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退行性改变导致,当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组织会突出或脱出压迫相邻的脊神经根,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或疼痛等症状,对于病史超过3个月且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手术治疗成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将两种不同髓核摘除术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儿资料 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收治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7例,女35例,年龄在46.65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自愿参加本实验。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4plusmn;2.7)岁,病程在5.2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2.7plusmn;1.6)月,病变部位位于L3.4患者18例,位于L4.5患者20例,位于L5S1患者6例,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6plusmn;2.5)岁,病程在2.2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0.9plusmn;1.7)月,病变部位位于L3.4患者16例,位于L4.5患者19例,位于L5S1患者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硬脊膜外麻醉,麻醉完成后取仰卧位,将患者腹部悬空后进行定位,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窗髓核摘除术,病变间隙正中作切口,剥离骨膜下骶脊肌后向外侧牵开,确保椎板间隙暴露于手术视野,分离黄韧带、牵开神经,采用电凝切除髓核[1][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以定位针为中心纵行切开皮肤,将工作通道进行固定,镜下将工作通道套管调整至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牵开神经,确保突出椎间盘暴露于手术视野,切开纤维环,行髓核摘除术,术后清洗切口,并逐层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VAS评分、JOA评分、ODI量表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越低说明疼痛越轻微,JOA下腰痛评分在1.30分之间,优即指JOA评分25分以上,良即指JOA评分16.25分之间,可即指JOA评分10.15分之间,差即指JOA评分小于10分[2],采用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对患者活动受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分将功能障碍分为0.Ⅴ级,0级表示正常,Ⅴ级即指严重功能障碍,评级越高说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定位错误、间隙感染、脑脊液渗漏、神经根损伤及过敏反应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2.1两组临床诊疗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等临床诊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诊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下腰痛JOA评分及功能障碍ODI评级亦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能显著改善腰疼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韩茂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4):2809.2810.[2]樊占虎.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12.1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固定270度植骨治疗上胸椎结核.doc
- 经外侧入路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doc
-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doc
- 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doc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规范化观察维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doc
-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原因及预防对策.doc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和护理.doc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doc
- 经后路改良楔形截骨治疗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效果观察.doc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引发静脉血栓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doc
- Darzalex Intravenous Infusion 100 mg, Darzalex Intravenous Infusion 400 mg(Daratumumab,达雷木单抗重组点滴静注)的NDA审评信息(PMDA).pdf
- Dysval Capsules 100×40mg(Valbenazine Tosilate 缬苯那嗪胶囊)的NDA审评信息(PMDA).pdf
- 盐酸克林霉素磷_过氧化苯甲酰复合凝胶(Duac Combination Gel)的NDA审评信息(PMDA).pdf
- DB13_2322-2016_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_河北省.docx
- DB13_T1266-2010_河北省商品林经营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 DB12_T3007-2017_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_天津市.docx
- DB12_T1301-2023_中小流域面雨量等级_天津市.docx
- DB13_T1246-2010_主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_河北省.docx
- DB13_T1251-2010_牛出血性白血病防治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 DB12_T1300-2023_旅游气象适宜度评价规范_天津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