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威海市胸科医院   摘要:日趋升高的结核病患病率,以及耐药菌株的增多和扩散,使结核病成为危害全球民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杆菌可以侵害人体各个器官,主要损害肺脏,引起肺结核病。在单一传染病导致人类死亡的名单中,结核病致死率排名第二。近年来,结核病在大多数国家中出现流行回升的趋势,每年约有900万例新发患者和200万例死亡患者。为了给该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概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最新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机制。   关键词:结核病;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结核病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疾病,随着艾滋病病毒及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及播散成为结核病控制的又一个威胁。虽然我们有结核疫苗及抗结核药物,但控制结核病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多重耐药结核菌的不断出现给结核病的冶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结核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其可以引起结核病这一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部门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被MTB感染,现有结核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感染MTB的新增病例约900万例,死亡病例约为200万例。自耐多药结核病(MDR-TB)或广泛耐药结核病出现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全球结核病控制也受到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统计,仅2014年全球有约900万人患有肺结核(不包括隐性感染的病例),其中死亡病例150万例。尽管有证据显示,肺结核的患病率有缓慢下降趋势,但是多耐药性MTB的出现和蔓延仍是全球疾病控制的一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我国耐药性结核病病例约占世界两成,结核病仍是困扰中国疾病控制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早期就结核病的治疗仅需要2个月集中治疗便可取得良好效果,临床常用药物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片。随着MTB耐药性的逐渐形成,结核病的集中治疗期被延长至4个月,临床使用药物也只有INH和RFP两种。随着MTB耐药性的增强,大多数一线药物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相关研究表明,仅2014年就有约3.5%新感染肺结核患者和20.5%接受过肺结核病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耐多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主要针对INH和RFP这两种一线药物产生耐受,耐多药性结核病的出现导致该病治愈率大幅下降,全球治愈率仅为48%。治疗耐多药性结核病通常要经过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治疗过程中不仅因注射或口服二线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等)及名贵药材花费高额药费,还会因为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伤害身体,治愈效果很差。   综上所述,耐药性结核病的快速检测和耐药机制的研究更为迫切和重要。快速检测是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患者MTB的耐药性,就能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病人的交叉感染等,从而避免出现新的耐药菌株。耐多药性MTB的耐药机制研究是治疗和控制结核病的根本,耐药机理清楚就可以利用其耐药机理找到快速检测、控制和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方法和途径。   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具体研究情况   1、材料   1.1菌株:某医院分离的6198株分枝杆菌。   1.2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培养基配方和制备方法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   2、方法   2.1菌种鉴定:用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鉴别培养基对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仅PNB培养基上生长者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2.2药敏试验   标准菌株:结核分枝杆菌H37Rv,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接种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每份样本接种10-3mg菌液于含药培养基和不含药的对照培养基上,37℃培养,每周观察一次,至第4周报告结果。每批含药培养基均接种H37Rv菌株10-3mg,以检验含药培养基质量。结果判定无药对照培养基结核菌应生长茂盛,菌落数>200个,且无融合;菌落数低于50~100个,则重新作药敏试验。其报告按如下标准:(1)敏感:含药培养基无菌落生长;(2)耐药:在低浓度培养基生长的菌落数大于20个,或占斜面1/4及以上。   3、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   3.1初治患者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从未使用抗结核药治疗的结核病患者;(2)正应用标准化疗方案,尚未满疗程者;(3)不规则用药,未满1个月的患者。   3.2复治患者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因不合理或不规律抗结核药品治疗ge;1个月的患者;②复发或者初治失败的患者[4]。   3.3单耐药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试验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   3.4多耐药(PDR-TB)是除外对异烟肼和利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