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正脉张元素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元正脉张元素课件

张 元 素 金元辨证宗师 一、生平著述 〓 张元素,字洁古,宋金时期易州(今河北易 县)人,后人称为易水老人。 〓 约生活于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与刘完素同时 代而略晚。 〓 八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 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 一、生平著述 〓 《金史》称: 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人。 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 犯庙讳下第。 乃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 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 自是洞彻其术。 一、生平著述 〓 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 不和所为。 〓 元素往候,完素面壁不顾,元素曰:“何见 待之卑若此哉。”既为诊脉,谓之曰脉病云 云,曰:“然。”“初服某药,用某味乎? 曰:“然。”元素曰:“子误矣。某味性 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彻故也。今脉如 此,当服某药则效矣。” 完素大服其能,如其言遂愈。 〓 自是名满天下,与守真齐,世称“刘张法” 一、生平著述 〓 先生治学,冥思善悟,甚自负,时刘守真医 名贯世,亦视之蔑如。 〓 洁古又善于取他人之长,《医学启源》中多采 纳完素之成就,中卷《原病式》全篇录入。 〓 教授弟子,莫局限于一家之长,《医学启源》 一书,善示人以规矩。 一、生平著述 〓 言: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 如神。 〓 金元人鲁斋许文正公(魏国公许衡,字仲平, 鲁斋 )称:近世医术,洁古之书,乃医中 王道也。 一、生平著述 〓 其子张璧,世其学,尤精于针灸,门人李杲、 王好古深得其传,大有发挥和补充,形成易水 学派。 〓 张元素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鼻祖。 易水学派师承体系 著 述 《医学启源》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珍珠囊》 《洁古家珍》《洁古云岐针法》《药注难经》 《产育宝生方》《洁古本草》《补缺钱氏方》 《医学启源》提要 〓 此书乃元素为教其门人而作。 书分三卷, 上卷: 论脏腑、经脉、病因、主治心法等; 中卷: 述《内经》主治备要及六气方治等; 下卷: 为用药备旨。 〓 该本书流传很少,任应秋先生于60年代初,于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见到一部摄影本,系明成化八年(1472)刻本,但该书脱误颇多,故先据《中藏经》、《内经》、《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汤液本草》、《本草发挥》等书仔细点校,继又据“元刻本”进行补校,方使全书通顺可读。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 为李时珍收录《本草纲目序例》,赵双湖 刻于《医学指归》中。 〓 以脏腑为纲,病理为目,分列五脏六腑之 虚实标本用药。 《珍珠囊》提要 〓 本书1卷,录药113味。对药物的气味、升降 浮沉、归经、补泻,均有所述。 〓 李时珍称之为: “深阐轩歧秘奥,参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医理,《灵》《枢》之下,一人而已。” 《洁古家珍》提要 〓 综合性医书, 1卷,18证,140首方剂。 〓 此书分述风、破伤风、疠风、伤寒、咳嗽、 吐、热疟、眼、衄血、消渴、疮疡诸病证。 〓 论证简要,选方讲求临床实效而不泥于古, 自拟效方也属平正可取。现有《济生拔萃》 本。 洁古先生治学与创新 〓 学术受《内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千 金方》《小儿药证直诀》等影响,重视五脏六 腑病证的研究; 〓 遥承《内经》气味厚薄、补泻理论与治疗原 则,在遣药制方上贡献卓著。 〓 在治学方面惜时如金,刻苦钻研,博览群书, 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治病不用古方,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的著名观点,终于自成家法,成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为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学术发展影响极深。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1、升降浮沉补泻法 〓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 〓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 〓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