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FC6850KY客车后鼓式制动摩擦凫
早期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赵虎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对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摩擦衬片异常磨损进行了分析。以HFC6850KY客车为例,分析
阐述了其后制动摩擦衬片早期磨损的原因,对设计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此车后制动摩擦衬
片异常磨损的问题。
【关键词】客车,制动力;分配系数;异常磨损;摩擦衬片;改进
制动摩擦衬片是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也是易耗损部件,其品质的优劣及其与制动鼓匹配的合理
性对整车的制动效果影响非常大。摩擦衬片处于制动器内部,频繁与制动鼓接触、挤压、摩擦,极易产生
大量的热量和磨损,这就要求制动器(鼓)要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对摩擦衬片的性能也提出许多要求,
如:摩擦系数要适当,在常温和高温下磨损应小;要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即密度和硬度要合适,吸水、油率
小,压缩率和热膨胀率小,抗压、剪切、弯曲和冲击强度要高。热导率不应过大等),对偶件(制动鼓)的磨损
要小,且不应有不正常的磨损(刮伤、腐蚀、粘连等);工作噪声、颤振小,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要小等。
摩擦衬片的异常磨损会使其寿命大大缩短。试验表明,一副衬片如因其品质不好或匹配不合理,其
寿命可缩短10倍以上。同时,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也会造成摩擦衬片的寿命缩短。
虽然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基础还比较薄弱,在零部件质量以及整车的匹配方
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底盘和客车生产厂,许多零部件仍为
外购件。在制动系统方面,一些零部件的质量和整车匹配不合理,造成后制动器摩擦衬片异常磨损,既影
响了用户的使用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损害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1 摩擦衬片出现异常磨损情况分析
HFC6850KY客车出现摩擦衬片异常磨损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后轮,后轮摩擦衬片的平均寿命均在
2000,-,-3000
km,整车的制动距离和减速度满足标准GBl2676的要求,但后轮制动温度偏高。针对这种
现象,分析如下。
1.1材料的原因
众所周知,摩擦衬片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制动效能,因此,首先对摩擦衬片的材料进行分析。分析后
发现,后摩擦片中可能由于粘结剂的含量偏少,直接影响了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和耐磨性。另外,对制动鼓
的材质进行化验,发现其含碳量偏少,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分析中还发现,前制动摩擦衬片的材质优于后
摩擦衬片,且不是同一厂家生产,这也造成了前后摩擦衬片寿命的差异。
1.2设计因素
1.2.1制动气室回位弹簧力因素
原车制动气室弹簧回位慢。鉴于该车制动系统匹配安装了ABS系统,因此要求制动器驱动机构工
作频率要与ABS的工作相协调。在保证凸轮轴等不变形且有充分润滑的前提下,制动气室的回位弹簧
· 】12·
客车崖盘与总成开发冒旨l函
力要满足一定要求。图1为回位弹簧力改进前后后气室静特性的对比。
1.2.2前后制动力分配因素
当前后制动力差别较大时,如果后轮先抱死(无ABS状况下),将导致后轮摩擦衬片迅速磨损,且有
甩尾现象。因此,可通过加大前制动气室的输出力和调整臂杠杆比,来改变制动力分配系数。
根据制动力矩公式和分配系数公式:
Mz=Kl·Fo·r一(Krl-I-Kr2)·Fo·r
A ,p一甏2每
K·2互k.Lcos;t,--i’%一jkcLosbl
8,siny 0,siny
pcos pcos
式中:F0为施加于制动蹄的张开力Ir为制动鼓半径。
经计算:改进前制动力分配系数J9=0.4;改进后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卢一0.55。图2是制动力分
配系数改进前后前气室静特性对比。 ·
2
O
8
6
z≤R鞋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因材施教”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研究.pdf
- “园丁工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以广西二期“21世纪园丁工程”初中地理学科教师培训为例研究.pdf
- HerschelBulkley流体在小井眼同心环空中的轴向层流研究.pdf
- Herz型的变指数Besov和TriebelLizorkin空间研究.pdf
- Heterocypris salina生物学研讨.pdf
- Hetero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pdf
- Heterogeneous+Synthesis+of+Formic+Acid+via+Hydrogenation+of+CO2+over+the+Hydrozide+Ruthenium+Catalyst研究.pdf
- “安全第一”:上海市民交通观念的形成与强化研究.pdf
- HEV基因分型代表性片段筛选的记分法研究.pdf
- HEV监测系统开发及仿真试验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