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一节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经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一节PPT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安世道 农学院 设施(2)班 课程: 9班 学号:2011015001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争斗的意义和局限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本节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    1.??? 农村经济更加残破 (1)鸦片输入的激增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这些负担归根到底,仍然落到了农民的头上。加速了劳动者的破产。  (2)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如江浙一带的的漕赋,原需交米1石的,战后竟需交米2石5、6斗,(10斗=1石,一石=120斤)甚至达3、4石之多;湖南的地丁税则从每丁银1两变成了每丁几两。这些都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3)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地租剥削率很高 到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土地兼并已经十分激烈,官僚、贵族占地的规模最为惊人, 如道光时期的大学士琦善占地竟达25600顷(1公顷=10000平方米)以上。满汉大员有地几百顷、数千顷的很多。一般地主占地规模也相当惊人,以致广大自耕农和小地主破产。至于佃农的境况就更加恶劣了,他们需向地主缴纳高额地租,并且常常受到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终岁勤劳,难得一饱。导致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4)由于政治腐败,水利连年失修,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1841-1843年黄河连续三年决口,造成豫、皖、苏三省广大地区被淹,人民死亡以百万计;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又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波及上千余州、县。尤其是1849年长江大水,汉口尽成水府,武昌水深至檐,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广大地区受灾严重,为百年所未遇。同期,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总之,连年的人祸天灾,使人民陷于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   2.??? 人民反抗此起彼伏   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残酷的封建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灾难,迫使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了反抗道路。鸦片战争后,汉、壮、苗、瑶、彝、回、藏等各族人民的起义和抗租抗粮等斗争几乎遍及全国。  其中从1843-1850年,全国各地群众暴动和武装起义,大小即达70余起。当时北方各省有白莲教、天理教的斗争,河南、安徽、山东一带有捻党活动;在南方,斋教散布于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天地会势力更是遍及长江和珠江流域。   据统计,1847-1850年仅广西一省,天地会系统的农民起义队伍即有二三十支。每支少者数百人,多者三、四千人不等,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严正基:《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第2册第3页)这些斗争使官僚、地主、豪绅惶惶不可终日,狠狠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势力。以至于地主文人惊呼:粤西近日情势,如人满身疮毒,浓血所至,随即溃烂,……终必有溃败不可收拾之一日。(龙启瑞:《上某公书》,《经德堂文集》卷六,第6页)这一切都说明,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各地农民反抗斗争的持续发展,一场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即将来临。      (二)?? 农民革命的酝酿 正当中国社会酝酿着一场农民大起义风暴的时候,洪秀全在广西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做了舆论上的宣传和组织上的准备。   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七岁入村塾读书,由于聪明勤奋,五、六年间,即能熟诵四书、五经及多篇古文。家庭对他期望殷切,希望他能取得功名,以显父母,光宗族。但是三次赴广州考秀才都名落孙山,使洪秀全感到愤懑不平。 在1843年最后一次应试落第后,他阅读了基督教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读后按照书中的启示,祈祷上帝,自行施洗,以示去旧从新,并开始从事传教活动。  2.? 撰写“三原文献”,宣传平等思想   从1844-1848年洪秀全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作品,把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 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贤尚德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