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
曹植在《洛神赋》中,塑造了一个绝美如仙,圣洁如神的宓妃形象,抒发了对她无限真挚的倾慕和可望不可求的爱恋……人们都知道,这未必就是隐喻他对甄后(嫂嫂)的恋情,而是用这种人神相隔的爱情,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一种政治诉求,“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希冀兄长曹丕(魏文帝)能够由此看到他依然在守望着骨肉之情,看到他那“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报国之心,甚至飘忽地奢望着,终有一日能打破猜忌的阻隔,得到信任。
然而,艺术不是历史。创作《水月洛神》的艺术家们宁肯用“传讹”中凄美的爱情故事,重新解读魏晋时期大诗人、大才子曹植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那个时代“人的觉醒”(李泽厚《美的历程》)的崭新形象。
无论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是曹植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嗥”,并非是张扬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没落情怀,而是“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李泽厚《美的历程》)。所以才有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李泽厚《美的历程》),才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雄志。《水月洛神》的编导由此开掘而去,在清晰地勾画出曹植命运变化的轨迹,揭示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植的思索与追求。而剧中曹植的命运轨迹,却都是由曹丕的“一步,一夺,一占,一刺,一上”的链接中勾画出来的:
先看“一步”:在两汉风格的鼓阵中,以铿锵鼓点为激昂节奏,曹植兄弟的双雄对舞,不禁令人神往那“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风发意气……然而,在对舞一开始,曹不就合我其谁地跨前一步,毫无顾忌地占据领尊之位,显露了其必将突破手足之情的阴鸷心机。埘比之下,曹植则依然憨实地劲舞,袒露自己的飞扬无羁、蓬蓬勃勃的神采。正是以曹丕的这一步为起点,灵魂中的“霸道”与灵魂中的“王道”开始了激烈的撞击。
再看“一夺”:当上赐宝剑时,单纯阳光的曹植毫无禁忌地伸手欲接。瞬间,曹丕飞快地从曹植手下抓住剑柄,夺过宝剑,高高地举起……这是阴鸷利用坦荡的不设防取得的胜利,使曹植由此向着政治困境滑去――“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三看“一占”:曹植兄弟效命疆场,百姓只能“寄身于草野”。令曹植惊叹的是,在战乱之中,竟然听到了悠扬的古琴声声。循声而去,他见到了凛然拨弦的美人甄氏。摒除了血腥和哭泣,在他的眼前只有甄氏美丽的光环,那是一种不可向迩、不可亵渎的美。他凝神伫立,继而,捧起丢弃在废墟中的古琴,怀着对美的珍重和敬仰离开了。甄氏仿佛是在乌云缝隙中见到了阳光……与此相对比的是曹丕,他挥剑刺去,接连打开六道大门,斩杀了在场所有的百姓,得到了他最得意的战利品――甄氏。前者是对美的珍重和敬仰,后者则是对美的粗暴和占有。两种取向,两种心态的差异,孕育着双方的灵魂的碰撞。
继而是“一刺”:在庭宴上,曹植第二次见到甄氏,她已经是哥哥炫耀的战利品了,并且穿上红袍,成为了甄后。两人相见,两目相触,两心相知,绵绵不尽的情意无以言表。“苍蝇问白黑,谗巧令亲疏”,宫人们的飞短流长,越过了宫墙,沸沸扬扬。曹丕拔剑刺向亲弟弟曹植,威权刺穿了骨肉情怀的最后一层薄纱,什么美的追求,爱的向往,统统被剑刃的寒光湮没了。曹植只能“忽不悟其所合,怅神霄而蔽光”了。
最后是“一上”:曹丕踏上红地毯,登上了权力的高台,被贬斥的曹植孤独地抱着古琴漂泊,怀着对多舛命运的惊悚和困惑,走向那不知所终的去处……
然而,曹植丧失的是政治命运,对至高至善的美的追慕,求索与向往,他是永不停歇的。于是有了结尾的际会洛神,宓妃与甄后合一的洛神,“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对此,他将“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美的光芒终将穿越短促的生命。
《水月洛神》就是这样,用简洁、准确而又优美的肢体语汇揭示出主人公曹植命运的悲剧性演变,是谓“以形写神”。在曹植的命运衍化中,他的精神世界是凄凉而又美丽的,政治利剑斩断了他的报国之志,却不能阻断他对美的发现与构建。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永远发现(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种神圣的心灵的标志。”也如舒婷所说:“理想使痛苦光辉”。这就是《水月洛神》的主创以当代人的视角去解读了这位诗人在那个时代的“人的觉醒”。
李泽厚先生对“气韵生动”做过精辟的阐释:“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同样,作为戏剧舞台艺术,在演出的每一个瞬间,或流动或静止的舞台画面都应该是在揭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为此,导演做了匠心独运的构思:
首先是水与月饱含着令人玩味不尽的意蕴。开幕那高悬的半个月球断断续续地滴下“朝露”,荡起涟漪,积出潭水,流逝而去……忽然水从天降,犹如飞瀑直泻,曹植迎接着似水年华的命运雕塑……在曹植第一次见到甄氏时,圆月格外皎洁,甄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