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储罐充气顶升法施工方案
立式金属油罐充气顶升法施工方案
一、基本方法、基本原理
二、风压、风量计算
三、辅助装置
四、顶升程序
五、人员安排
六、设备情况
七、操作要领
八、作业手职责
九、反复实践,不断改进
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充气项升法安装立式金属油罐施工方案
基本方法和原理
充气项升法,就是利用罐体本身的结构条件和密封性能,按通常倒装顺序,逐圈充气。利用气压将上层罐体项升就位。逐圈组装焊接。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即:
1、铺设罐底板、安装项部罐帽和第一层身板,焊接后试漏、刷油。
2、围上第二层身板,作为密封套筒。
3、Pi=Gi/F(公斤/平方米)即毫米水柱。
式中:Gi:待顶升罐体重量(以公斤计)
F: 油罐水平截面积(以平方米计)
Pi:相应的气压强度。公斤/平方米,毫米水柱。
五千立方米油罐数据:
Gi=60000公斤 (罐体顶升总重即第八圈以上)
F=346.4平方米 ∮21000米
Pi=173公斤/平方米 173毫米水柱
风量计算: Vi=V1+V2=FH+P(V1)
Vi: 等于总的流入风量
V1: 罐体项升H高度的增加风量.FH
V2: 顶升后罐体气压增加到Pi的风量
五千方米风量计算:
Vi为700立米
实际上由于漏风,摩擦系数大,用的风量比理论计算大三四倍。
一般升一层板约10-25分钟
鼓风机型号是:4-721-11 NO5A 两台
风压为303毫米水柱、风量为10850立米/时。
三、辅助装置:
充气顶升法安装立式金属油罐,除鼓风机外,还需设置各种辅助装置,以保证油罐安装的顺利进行。
1、密封装置:
作用:起密闭作用,保证不漏气。使罐体上升。
材料:2-3毫米胶皮、约300公斤(一个罐)。
构造:罐体漏水有两处:即丁安焊缝、环缝。
丁字缝处,长条胶皮,宽为30公分环缝处,带环长条胶皮,宽为
环距为20公分,挂在固定装置的挂钩上。长度均为70米。
见图2所示。
2、稳升装置:
作用:油罐在顶升过程中呈浮状态,容易产生歪斜和旋转,稳升装置起
控制油罐在顶升中,平衡垂直上升。
原理:根据平行尺,平行移动上升。
构造:见图3
立柱:四根,高两米,φ108钢管,上端焊40公分长带孔角铁∠632,下端焊在罐底的四周均布,并有角钢支撑各两根。四个双滑轮焊在固定装置的胀图上,四角对称,并与立柱上下垂直。钢丝绳两组:穿法一一固定在立柱上端的横担角钢上,下过双滑轮至对侧滑轮由上向下至罐底压板孔过来,再到对侧压板孔上去至双滑轮上去再至向对侧滑轮向上到立柱横担角钢上。然后拉紧底绳索紧至罐底。
材料:φ108钢管4根,共8米。
∠632角钢10米
压板4块
卡机六个
钢绳φ8以上,150米
要领:在顶升中,钢绳松紧有出罐体上升情况,如松紧不一致,说明上升倾斜,能够控制罐体平行上升情况。
3、定位装置:见图4
作用:控制罐体高度,防止顶升脱出。
原理:告非定位拉杆,控制高度,风压过大做顶升中,把下层板带起,廉洁不至于使罐体脱罐,所有拉杆的拉力大于下围板的重量。故每根拉杆拉力公式:G/N=每根拉杆的应力:
五千米的油罐,最下层板重量为11T拉杆材料φ16元钢,截面积2cm2,拉伸应力500公斤,故1根可承受1000公斤。我们所采用为15根拉杆。
材料:拉杆16根,上带套板挂勾,下有螺柱两个,角钢带孔,见图。
组装身板拉紧后,焊定位拉杆的挂勾,角钢。尺寸要精确。焊接要审固。
4、紧口装置,见图5
作用:保证拉紧时,内外板的环缝密合保证在顶升中不散包。
材料:手拉葫芦,两个,3个。
钢板勾子,4根。
原理:在顶升中,告非手拉葫芦,收紧围板克服围板环缝的圆周拉力和
周向摩擦力。
公式:U=1/2PHD
式中:P等于罐内所压 公斤/米2
H等于最下层高度 米
D等于油罐直径 米
五个立米的数据,U为3T
收紧拉力大于一倍,则取两个3T。
5、固定装置:见图6
作用:1、增强身板的钢性
2、固定稳升装置的双滑轮和挂勾。
3、防止环缝的焊接变形。
材料:∠1402*12角钢圈,计70米。
铁勾,间距30公分。
方牙加减丝,六个。
顶升前,焊在内围板下部,胀紧加减丝使罐体呈圆形,顶升后拆下。(落下来)
6、测压装置,通风筒。
作用:顶升中,罐内气压要随时控制。
材料:φ20胶管3米。
U型压力计,250毫米一个。
通风管道,方形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