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鱼形玉器的造型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鱼形玉器的造型特征   有着近万年璀璨历史的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物中的一个大门类。鱼,是人类最常见的动物之一。中国海岸线长,江河湖泊多,鱼类品种格外丰富。远在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以猎鱼为生,鱼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鱼形玉器的历史很久远,属于常见的古玉纹饰和题材,在新石器时代西辽河上游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时期就有用玉石制作的鱼形佩饰。鱼形玉大量出现在商、西周、春秋、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时期,尤以宋之后为盛,一般以圆雕、挂件的形式出现。鱼谐音同“余”,古人爱用鱼表示美好的愿望,以示富裕,年年有余、吉祥有余。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在每个重要发展阶段都有着区别于其他时期的造型特征,下文将简述历代鱼形玉器的造型特征:      商代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得到应用,使琢玉技术显著提高。商代早期出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较为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数量大,制作精美,造型上颇为夸张。   具有以下特征:以个体形式出现,直条,薄片状,穿孔在口部,长度一般都在6厘米到10厘米。鱼腹鳍和背鳍都用排列整齐的直阴刻线表现。鱼眼为圆圈眼,还有用钻孔作为眼睛的。      西周、春秋,周王朝注重礼仪宗法制度,所以这个时期的玉器制作不仅精美而且很规矩,造型整体上沿袭商代的风格。   通过多方面比较探究可以发现西周、春秋的玉鱼具有区别于商代的以下特征:   西周:造型出现弧形跳跃状;长度开始增加,很多都超过10厘米;鱼鳞为一面坡斜刀法雕刻的排列密集的弧线状鳞片;鱼的上唇上翘,下唇呈尖角,开始出现尾部钻孔。   春秋:雕工精细,造型不甚生动;更多的纹饰出现在鱼身,如:勾云纹,鱼身宽。      战国、秦汉、南北朝、唐代未见大量的出土和传世玉鱼,所以不做探讨。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极度繁荣时期,玉器开始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玉雕的生活气息很浓厚。鱼形玉开始大量增多。玉鱼多为挂件,鱼衔莲的题材很多。   具有以下特征:整体造型有两种:一种跳跃动感,昂首翘尾鱼身瘦小;另一种静态匍匐,鱼身较为肥硕。   鱼头部:多口张,鱼腮用一道阴刻弧线刻画;小点眼(用实心钻磨成的小圆凹点目)很多,圆圈眼。   鳞和鳍:多为素面和网格纹鳞(从宋代开始出现),偶尔也能见到两三道直纹的弯形鳞片;背鳍呈锯齿状,鱼尾上刻有几条清楚根根见底整齐的刻道,鱼尾分叉不大。      辽金两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其玉器在制作题材上也是非常随意自然,不受任何程式化的束缚。   具有以下特征:双鱼题材很常见,鱼眼为圆眼,鱼鳞为素面或网格纹,多采用圆雕和透雕的技法,制玉工艺精美。      元代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元代的玉器工艺质朴、粗犷,不讲求细微的修饰,主要突出气韵。该时期的玉鱼题材多为鱼衔莲与水草之类,鱼种多鳜鱼。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鱼身宽阔平扁;鱼厚唇,口微张;鱼眼睛大多是在眼睛的上部或者眼眶的侧面有半个弯月形的眼眶(俗称双眼皮),圆形眼;以斜方格纹表示鱼鳞,阴刻线粗犷有力、规则不乱;鱼尾很宽呈扇形,内开始刻有放射样的锯齿形纹饰。      明代的社会经济繁荣,城市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生产力有很大提高。玉器制造也相当发达。明代的玉鱼图案感很强,不强调写实,雕工较为粗犷比较呆板。考古发掘的与传世品有很多。   具有以下特征:鱼身开始出现米字纹、水字纹、三角形纹;鱼眼有大圆眼(管钻粗刻阴线)、大半月形眼、双环相连眼;鱼身的两侧腮旁至尾部开始有一道阴刻的长线;鱼鳞有网格纹、叶形鱼鳞、两道阴刻线结合的双钩鳞纹、素面;鱼尾鳍分叉作甩水状。      清代是一个强大的统一多民族王朝,在这一前提下,玉器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这一时期的玉鱼雕工精美、生动写实、纹饰繁琐,玉器更加世俗化,玉雕题材一般都有吉祥的喻意,与鱼有关的题材多为鱼龙变化、鱼跃龙门、年年有鱼等,双鱼玉佩和扁片状的鱼衔莲玉佩最为常见。   从鱼的种类、鱼鳞、鱼睛到鱼鳍、鱼尾和纹饰都极多,几乎能看到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鱼形玉的影子,主要与以前的不同之处是:尾部美化夸张;腮部开始用锯齿状纹来表现;米字纹刻痕粗深。      鱼作为中国传统吉祥象征符号形式,在中国社会生活里有着重要的地位。鱼,同样也是中国玉器常见的题材之一,玉鱼是中国玉器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历代鱼形玉器的造型发展可以对古代鱼形玉器进行更深入更准确的断代和鉴定,也可以为用鱼作为主要装饰纹饰的其他类型的古器物的研究所借鉴。(责编:蔚蔚)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