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及ISO9000知识培训
ISO9000基础知识及质量意识培训 咨询部 (IRCA注册审核员 EMS注册审核员) 2002/03/09 目 录 质量的定义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ISO9000推行的必然性 质量管理原则 一、质量的定义 请判断下述说法的对错 价格贵=有质量 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二、质量管理的历程 工业革命前 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 1875年 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 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 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1925年 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 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 检验的依赖。 1930年 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40年代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 取得成效; 美国军方在军需物资供应商中推进统计质量控制技术的 应用;美国 军方制定了战时标准Z1.1、Z1.2、Z1.3-最 初的质量管理标准。三个标准以休哈特、道奇、罗明的 理论为基础。 1950年代 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 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 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 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 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 1958年 美国军方制定了MIL-Q-98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在 MIL-Q-9858A中提出了“质量保证”的概念,并在西方工业社会 产生影响。 1960年初 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 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履盖所有职能部门 的质量活动策划。 戴明、朱兰、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 日本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质量管理方法。统计技 术,特别是“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单”、“散点图”、 “排列图”、“控制图”等被称为“老七种”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质 量改进。 1987年 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问世。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影响。 1994年 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新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 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第三方质量认证普遍开展,有力地促进 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朱兰博士提出:“即将到来的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90年代末 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 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 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 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 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 在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和生产周期方面, 新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并行工程(CE)、 企业流程再造(BPR)等。 2000年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必将极大地促 进质量的迅速提高-包括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工作质量、 学习质量、直至人们的生活质量。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将更加丰富,并将不断突破旧的范畴而获得极大的发展。 2000年12月15日,ISO9001:2000标准发布,标志着质量管 理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推行ISO9000的必要性---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大到影响一个国家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