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泻下药第八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 泻下药第八章

第七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概述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里实证:高热、腹痛、谵语、神昏、烦躁、惊厥等。 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相似。 泻下药的泻下功效是其治疗里实证的药理学基础,同时还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利尿、抗肿瘤等作用。 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 根据作用特点可分为刺激性泻药、容积性泻药及润滑性泻药。 刺激性泻药:大黄、番泻叶、芦荟、牵牛子、巴豆 、芫花。 容积性泻药:芒硝 润滑性泻药:火麻仁、郁李仁 。 2、利尿作用 芜花、甘遂、牵牛子、商陆。 3、抗病原体作用 大黄、芦荟对多种致病菌、某些真菌、病毒、病毒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芫花、番泻叶、巴豆等对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痢疾杆及某些皮肤真菌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 大黄和商陆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及后羌组织增生。 5、抗肿瘤作用 大黄、芦荟、商陆、芜花、大戟均有抗肿瘤作用。 综上所述,泻下药具有泻下、利尿、抗菌、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从而可消除六腑之瘀、热、结、厥等里实证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 常用药物 大黄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主治: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niu,目赤,咽肿,肠痈,痈肿疔疮,淤血经闭,跌打损伤等。 大黄的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泻下 致泻的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蒽苷,其中以番泻苷A作用最强。 大黄泻下作用的机制: ①刺激性泻下作用 大黄口服后,结合型蒽苷大部分未经小肠吸收而抵达大肠,在大肠被细菌酶(主要为β葡萄糖苷酶)水解生成苷元,苷元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的神经丛,促进肠蠕动而发挥致泻作用。 ②胆碱样作用 蒽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可兴奋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 ③容积性泻下作用 大黄抑制肠平滑肌上Na+,K+-ATP酶,抑制Na+从肠腔转移至细胞内,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肠腔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 ④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过肝脏转化,还原成苷元,由血液或胆汁运至大肠而发挥泻下作用。 (2)保肝、利胆 保肝、利胆作用机制: ①大黄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 ②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的繁殖。 ③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 ④大黄能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促进胆汁分 泌,因而改善胆小管内胆汁淤积,增加 胆红素排泄。 ⑤大黄还能促进胆囊收缩,松弛胆囊奥狄氏括约肌,使胆汁排出量增加。 ? (3)胃黏膜保护、抗急性胰腺炎 大黄鞣质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可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游离酸度。 大黄的有效成分对多种胰酶有抑制作用,如大黄素对胰蛋白酶、芦荟大黄素对胰蛋白酶、大黄酸对胰激肽酶、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对胰蛋白酶与胰激肽释放酶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利尿、改善肾功能 大黄利尿作用与对肾髓质Na+,K+-ATP酶的抑制作用有关,使Na+重吸收减少,排出增加。 大黄治疗氮质血症的机理: ①大黄泻下作用使肠内氨基酸吸收 减少。 ②血中必需氨基酸增高,使蛋白质合成增加。 ③大黄抑制机体蛋白分解从而减少BUN的来源。 ④促进尿素和肌酐随尿液排泄。 ⑤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 (5)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 止血 止血作用机理为: ①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 ②使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时间缩短。 ③降低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 ④收缩损伤局部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改善血液流变性 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机制: 大黄抑制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内的水分向血管内转移,使血液稀释,从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 〈3〉降血脂 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儿茶素等化合物。 (6)抗病原体、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 (7)抗过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⒉其他药理作用 大黄还有抗精神病、强心等作用。 综上所述,大黄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与其荡涤肠胃,攻积导滞,清热凉血解毒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泻下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免疫调节以及清除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等作用;通过降低血液黏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