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沉积体系研究及沉积约束勘探技术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积体系研究及沉积约束勘探技术 李荣权王风华高树新 摘要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难度极大的地层、岩性隐蔽油藏成为目前勘探的首要 选择。为适应对勘探理论、技术要求很高的隐蔽油藏勘探,提出并发晨了沉积体系研究及沉积约 束油藏勘探技术。该技术体系针对高勘探程度地区隐蔽油藏勘探,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勘探区哪 里有油气成藏;怎样有效地勘探。通过构建研究地区古地貌、构造演化、沉积演化、沉积相和沉积 体系模型,在各种模型的约束下,开展沉积相带和储集带研究,分析和解剖沉积物源、输导体系,对 重点目标进行精细描述和预测,应用于生产,取得很好效果。 一、引 言 胜坨地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境内,构造上属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部构造断裂带 中段,勘探面积约120km2。宁海地区主力含油气层为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构造油藏。探明 含油面积占全区面积的40%,勘探程度高、难度大。 该区勘探表现为四个特点:勘探程度高、技术要求高、资源丰富、技术和理论的突破对勘探 发现起重要作用。开展沉积体系研究。从油气成藏基本条件研究人手,预测和指导油藏勘探是 目前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整个剥蚀搬运过程中,碎屑按照沉积规律被破碎、分选和沉积,在不同区域碎屑沉积有 不同特征。碎屑储层依不同沉积环境形成与其相对应的物性、岩性分带。不同沉积体系控制 了油气藏储集空间的分布。所以,通过沉积体系研究,可以有效地预测碎屑储集体的空间展布 和储集体储层物性分布规律【1J。 二、沉积约束隐蔽油藏勘探技术 1,沉积约束油藏勘探理论 理论核心思想是在整个油藏勘探过程中,以沉积体系研究为基础,建立各种地质模型,包 括沉积、成藏的多种地质模型。在宏观控制下,以地质、沉积的观点,开展地震解释、地震相描 述、层序地层学等储层描述,然后将描述成果放回沉积体系中去分析和判别。最终应用沉积体 系成果指导各种储层描述成果的应用和勘探部署。 2.核心技术 在勘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沉积约束油藏勘探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构造研究,古 地貌恢复和沉积、沉降研究,古地貌和构造演化史模拟,约束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沉积约束储层 预测、描述,优选钻探井位。 沉积约束油藏勘探技术框架:通过一系列沉积体系研究,建立各个时期古地理、沉积、沉降 史、层序地层学、沉积相、砂砾岩体微相模型。并在各种地质模型的控制和约束下,开展地震解 一168— 释、储层综合描述、约束反演等勘探全过程的研究和评价;达到充分认识油气成藏的地质基础 和条件,准确预测油藏分布,提出钻探目标和最佳井位(图1)。 图1沉积体系约束勘探技术流程 三、沉积体系研究与油藏分布预测 1.理论基础 地面一条测线上某一炮点放炮激发的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两种地层分界面,由于上下两 种地层的波阻抗(z=舢)不同,地震波发生反射。当地震波向下传播又遇到另一分界面,也会 发生反射。位于地表的地震检波器把来自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的地表震动强度和波 的旅行时记录下来,形成一条对应于不同深度位置的地震曲线。 根据波在各种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将波的旅行时转换为地层界面的深度。 上下地层波阻抗差别越大,反射波越强,地震记录的波峰越高,能量越强。地震记录高波 峰、强能量、稳定同相轴代表着地下较大的稳定沉积事件,界面上下地层岩性有明显不同。所 以可以通过研究地震层系和地震波的振幅和相位特征,实现沉积体系的恢复和研究。 2.宁海地区构造研究 1)地震层系划分 根据胜坨地区地震记录高波峰、强能量、稳定同相轴的分布和东营凹陷的沉积特征,对宁 海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分析,选择了东营凹陷地震标准层T2,T4,T6,T7,基岩面Tl为该区标准 地震界面,将宁海地区地震层系划分了6个层系,地震标准界面具有垒区分布稳定特点。 T2地震标准反射面:对应馆陶组底区域不整合面,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向北超 覆于前震旦系基底上。 T4地震标准反射面:对应沙一段下部特殊岩性段,无特殊岩性层的盆地边部对应沙一段 底,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T6地震标准反射面:对应沙三上亚段底。 T7地震标准反射面:对应沙三下亚段底,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