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体育法规
中国体育法规
小组成员:王莹 高琤 孙琳
现状
(一)我国学校体育法规发展的现状
◈1990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 2002 年10 月1 号,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二)我国社会体育法规发展的现状
◈ 1954 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将“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的条款载入其中。
◈ 1982 年,颁布的新宪法进一步作出方针性的阐述:“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和“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1983 年,国务院发出《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
◈ 1991 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继续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全民族体育运动意识”。
◈ 1993 年12 月4 日,国家体委第19 号令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 1995 年6 月,国务院为了更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三)我国竞技体育法规发展的现状
◈ 1995 年7 月,国家体委发布了《奥运争光计划》。
◈ 1986 年国家体委发布《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竞赛体制改革是体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国家体委先后发布了《全国综合运动会试行工作条例》、《全国赛区工作条例》、《全国体育单项竞赛制度》等体育法规。
◈ 1995 年2 月,国家体委发布了《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暂行规定》。
◈ 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 。
主要内容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社会体育
第三章 学校体育
第四章 竞技体育
第五章 体育社会团体
第六章 保障条件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历史
在我国,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尤其是20世纪初,伴随中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此系第一部政府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做出要求的法令性文件。1903年的《癸卯学制》是全国范围真正得以实施的学制 。国民政府时期,近代体育体制的雏形逐渐出现。1923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课程纲要》,改“体操”为“体育”,扩大了体育的实施范围。1929年颁布的《国民体育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针对体育而专门制定的法令。1932年又颁布了《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该方案在体育行政机构的地位、场馆建设、体育经费筹措及体育师资培训方面都有所涉及。1941年公布了《修正国民体育法》。另外,《教育部体育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中小学卫生教育设计委员会章程》、《民众业余运动会办法大纲》等都有关于体育的规定。
还有在各种不同的教育、体育会议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体育家针对当时的体育状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大会形成议决案,这些议决案形成中国近代体育法规的基础 。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明确提出体育法学的研究。1980年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制定一部体育法。1984年,天津体育学院石刚的《体育法学》一文发表 ,文中首次提到体育法学的学科概念,并对创建体育法学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1985年全国体育哲学社会学学术报告会上,首次举行了体育法学的分组学术研讨,对体育立法和体育法学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了研讨。1987年,《体育法学概论》内部出版,首次构建了我国体育法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 。1997年初,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的决定》。
意义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体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宪法》为依据,以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立法目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在全面总结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基本态度;提出了体育工作的方针、任务、基本原则和重大措施;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各行业系统、企业事业组织、体育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参与体育活动和发展体育事业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体育法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积极支持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体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民健身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