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场防雷技术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场防雷技术应用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大连分院;介 绍; 提 纲; 雷电;雷电对人类的贡献;雷电灾害 ;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二)雷击;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一、雷电基础知识;●雷电活动规律及雷击的选择性 ◆我国年平均雷电日数按地理环境分布规律。 我国平均雷电日的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域: 西北地区一般15日以下; 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平均雷电日在15~40日之间; 长江以南地区平均雷电日达40日以上; 北纬23°以南地区平均雷电日达80日。 广东的雷州半岛地区及海南省,是我国雷电活动最剧烈的地区,年平均雷电日高达120~130日。 ;一、雷电基础知识; ◆雷击与地质条件有关。 ◆雷击与地形与地物条件有关。 ◆雷击与建筑物结构及其所附属构件条件有关。 ◆雷击与建筑物内外设备的条件有关。;◆易受雷击的部位 雷击的地点: 第一、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第二、山坡与稻田接壤处; 第三、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 易遭受雷击的建(构)筑物: 第一、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采油与修井井架、烟囱、油罐、轻烃塔、水塔、电视塔、高楼等; 第二、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第三、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第四、地下水位高或有金属矿床等地区的建(构)筑物; 第五、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构)筑物。 同一建(构)筑物易遭受雷击的部位: 第一、平屋面和坡度≤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和屋檐; 第二、坡屋度>1/10且<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 第三、坡度>1/2的屋面:屋角、屋脊和檐角; 第四、建(构)筑物屋面突出部位,如烟囱、管道、广告牌等。 ;(一)直击雷危害 (二)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 (三)雷电反击和引入高电位;二、雷电危害方式;二、雷电危害方式;二、雷电危害方式;案例3: 某油库铁路装卸作业区,铁路油罐车发生火灾。 事故原因:油罐车插入鹤管正在卸油,此时直击雷直接击到鹤管上,引燃槽车上部可燃气体,造成爆炸着火。;二、雷电危害方式;二、雷电危害方式;有的企业在雷雨天将装置排气管通入蒸气加以保护;二、雷电危害方式;2、雷电流的机械效应 雷电的幅值可达几百千安,雷电流沿着物体通过时,物体内部的水分受热急剧汽化或分解出气体剧烈膨胀,产生强大的机械力。;3、雷电流电动力效应 假设雷击导线的电流为100kA,两导线的距离为50cm,这两根导线每米都受到408kg的力。;(一)直击雷危害 (二)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 (三)雷电反击和引入高电位;(二)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二、雷电危害方式;案例1:五万立方米浮顶原油罐雷击着火 一九八七年八月十一日下午七时四十分左右,某石化公司五万立方米原油罐 103 # 浮顶原油罐被雷击造成油气着火。职工及时发现报警,厂立即出动了 8 台消防车进行补救,十分钟左右控制住火势。附近文冲造船厂、黄埔港务局以及广州市消防队先后派出 26 台消防车前来支援,至晚上 9 时 30 分油罐火灾全部扑灭。火灾未发生人身伤亡,未影响正常生产,油罐设备未遭受损坏。据事故后调查计算,事故烧掉原油 1.51 吨。 案例2:1999年8月27日凌晨2时许,浦东高桥上海炼油厂遭雷击,105号浮顶油罐(储油量2万吨)被雷击中起火。由于厂消防队扑救及时,火势于2时32分扑灭,未造成重大损失。经检查,油罐防雷接地装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据分析,起火原因是油罐密封胶圈渗漏出的油气与空气混合被雷击中引起燃烧。 ;二、雷电危害方式;二、雷电危害方式;二、雷电危害方式;事故原因及分析 事故原因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起油气爆炸着火。根据是: (1)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 (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时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kA。 (3)5号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