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docVIP

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 743400 关键词:股骨骨折;老年人;骨牵引;复位固定法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易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笔者自2001-2015年采用托马斯架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农村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4 ? 83岁,平均71.5岁。致伤原因:摔伤36例,从1 ? 2米高处摔下6例。伤后3天就诊32例,10 ? 12天就诊10例。 1.2 损伤情况 本组均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2例,Ⅱ型18例,Ⅲ型9例,Ⅳ3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例,合并小粗隆撕脱性骨折、小粗隆蝶形骨折各3例。左侧18例,右侧24例。 1.3 这里方案 本组均采用Russell牵引法,患者仰卧你,肢体安置在带有屈膝附件的托马架上,沿股骨纵轴方向做股骨髁上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 ? 1/10.髋关节外展30 ?,前屈30 ?,内旋10 ?,穿“丁”字靴。开始牵引重量为体重1/7,牵引后予手法复位,床头摄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根据身体状况决定牵引重量,一般在体重的1/8左右。嘱家人每天早晚协助患者被动活动膝关节2次,每次30分钟,以防膝关节强直,急性期过后可做坐起-平躺活动,防止长期平躺卧床发生并发症及髋关节粘连。6 ?8周床头摄X线片视骨折愈合情况取除固定物。40例Ⅰ ?Ⅲ型患者12周后扶拐下床活动,逐渐负重。3例Ⅳ型病例牵引时间为11周,14周后扶拐下床活动,逐渐负重。 1.4治疗结果 本组骨折全部愈合。并发压疮1例,采用隔日换药、外用红霉素软膏等治疗痊愈;髋内翻3例,颈干角约105deg;,稍有跛行;自行取除牵引致骨折延迟愈合1例。其余均恢复良好。 2 讨论 2.1 老年人骨折特点 老年人骨折往往外伤原因不明显,常常被忽视。本组12例伤后10 ?12天来我院诊治,30例伤后3天来诊,受伤初期由乡村医生首诊,由于基层医生对骨折特点了解不够,又无X线摄片条件而延误诊治。因此,对老年人轻微外伤应加以重视,早诊断、早治疗。 2.2 临床表现 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有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下肢缩短或外旋明显畸形,无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移位较少的稳定骨折症状较轻。查体可见患侧股骨大粗隆升高,局部有肿胀及瘀斑,压痛明显,叩击足跟部常引起患处剧烈疼痛。一般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局部疼痛和肿胀程度比股骨颈骨折明显,前者压痛点多在大粗隆部,后者压痛点多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下方。X线检查可确诊。 2.3 2.3 治疗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 a、损伤原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使大粗隆直接触地致伤,甚易造成骨折;由于粗隆部受到内翻及向前成角的复合应力,引起髋内翻畸形和以小粗隆为支点的嵌压形成小粗隆蝶形骨折,亦可由髂腰肌突然收缩造成小粗隆撕脱骨折;粗隆部骨质疏松,故骨折常为粉碎性型。 b、骨折类型: 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线的形状及方向,骨折块数目等情况,有多种分法,笔者将粗隆间骨折先分为顺粗隆间骨折与逆粗隆见骨折两大类;一类:顺粗隆间骨折,骨折线的走形方向大致与粗隆间线平行;即自大粗隆顶点的上方或稍下方开始,按照Evan标准分为4型(图22-2-25) I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性骨折。II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内翻变位。IIIA型:小粗隆骨折变为游离骨片,粗隆间骨折移位,内翻畸形。IIIB型:粗隆间骨折加大粗隆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IV型:除粗隆间骨折外,大小粗隆各成为单独骨折块,亦可为粉碎性骨折。二类:骨折线与粗隆间线方向相反,即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走行,到底小粗隆上方,小粗隆也可能成为游离骨片;此外,骨折线经过大粗隆下方,成为横行,斜行或锯齿形,骨折也可能轻度粉碎,为粗隆下骨折。C、症状和诊断:病人多为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无移位的崁插骨折或移位较少的稳定骨折,上述症状比较轻微;检查时可见患侧大粗隆升高,局部可见肿胀及瘀斑,局部压痛明显,叩击足跟部常引起患处剧烈疼痛,一般说在粗隆间骨折局部疼痛和肿胀的程度比股骨颈骨折明显,而前者压痛点多在大粗隆部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