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8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传统中国律学论辩
——兼论传统中国法学的难生
张中秋+
知识、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法律学术是人们对法律
经验和法律理性的总结与提炼,体系化与学理性是它迈向科学的标志,
+张中秋,法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
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律文化。
题记:法律史学从材料出发,透过方法,致力于人类关于法的经验、智慧和理想
的探素,因此它是一门融材料、方法和理论为一体的学术。如果承认法律是经验与
理性的产物,那么,法律史学正是对凝结人类历史经验和理性精神的法的历史的复
原、概括和提炼。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史学是历史的,同时也是理论的,它是法学
中最富实证精神和思想内涵的学科。因此,法律史学应该是当代中国法学中最有
学术价值和活力的学科之一,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何在?这即是本次会议邀请
各位学者讨论的话题之一。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提交现在的这篇文章,一方面是认
为传统中国的法律学术是中国法律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本学科的建
设;同时也是认识到,不在史实和理论上弄清楚传统中国法律学术的知识类型,就
无法辨别它与源于西方的现代法学之间的纠葛,从而很难为当代中国法学的发展
提供恰当的资源。
另要说明的是,笔者曾在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中探讨过这一问题,但近年来有关
这一问题的材料和认识时有新的发现和争议。为追寻传统中国法律学术与当代中国
法学发展之间的联系,我利用最新材料重写此文,力图给出更为缜密的论说和更具学
理的认识。同时,我还在准备一篇与此相配的探讨传统中国法理的文章,试图在“前
史后思”的基础上,理清传统中国法理的真正意义和合理价值,为建构当下中国法学
尤其是法理学中的主体性提供一个可能的支点。所言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教。
传统中国律学论辩139
我们今天的法律科学就是这样发展来的。毫无疑问,传统中国有它自
己的法律学术,而且源远流长,但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法律知识,或者
说它是何种形态的法律学术?长期以来法学界存在着不同以至混乱的
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代表性的看法:完全法学说、律学法学
说、律学说,以及先秦法家法学——汉以后律学说。
第一种看法在晚清修律大臣沈家本那里就已得到确认。他曾撰有
一篇著名的专文《法学盛衰说》,用以阐明自己的观点。照他的说法,我
国法学始于三代,盛于战国,至秦而衰,汉代复兴,其后历代,虽盛衰不
一,但作为法学的法律学术却始终存在o[1]此论影响颇大,几乎成了百
年来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观点,今天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大型法学工具书
也深受影响。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的“总序”明言:“中国历
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法律文化遗产。从周公、孑L丘到孙中山的历代思想
家、政治家的学说中,都有他们的法律思想。早从战国时期以来,就有
专门的法学著作传世,其后历代法学研究都很兴盛。从发展阶段说,中
国历史上的法学大体可以分为:①夏、商、西周的法学思想;②春秋战国
时期的法学;③从汉代到清代中期的法学;④清末至中华民国的法
学。”[2]至于教科书,在谈到中国法律学术的历史发展问题时,一般也
都持此论。近年来也有论者,从法学形态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无法学的
观点提出了质疑oc3]这种看法相对于下面的律学法学说,笔者称之为
“完全法学说”。
持“律学法学说”的大部分论者认为,律学即是法学。持有这种看
法的多数论者同时也是“完全法学说”者,他们将法学与律学等而视
[1]详见沈家本撰:《寄籍文存》卷三《法学盛衰说》。譬如,沈家本在文章开头提出:
“孔子言道政、齐刑而必进之以德、礼,不偏重乎法,然亦不能废法而不用。虞廷尚
有皋陶,周室尚有苏公,此古之法家,并是专门之学,故法学重焉。……”
[2]张友渔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法
学”总序,第4页。
[3]何勤华:“法学形态考:‘中国古代无法学论’质疑”,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40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价值投资理论及实例分析研究.pdf
- 冰心与成都燕京大学小考研究.pdf
- 冰心与故乡研究.pdf
- 保定市某通信机房节能改造分析研究.pdf
-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优越性分析研讨.pdf
- 冰蓄冷技术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相结合的必然趋势研究.pdf
- 价值重构——历史环境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考研究.pdf
- 冰蓄冷技术在粮食储存中的应用及发展研讨.pdf
- 冰蓄冷空调的若干应用实例分析研究.pdf
- 冰蓄冷空调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