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思“抢盐风波”
反思“抢盐风波” 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我国从14日开始出现抢盐苗头。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 事件全过程 (1)谣言声起 我国“抢盐”以浙江绍兴和上海为始发地,宁波紧随其后,紧接着波及全国;14日开始出现苗头,方式主要是口口相传或者电话通知。在绍兴本地,现在正是腌芥菜的时节,所以这个时节,绍兴人本来就要买很多盐。然而加上一些核辐射的传言,买的就更多了些,随着口口相传的误差,买盐便变成了“抢盐”。 (2)谣言发酵 15日有10条关于抢盐的信息,发布者1人来自福建,2人来自宁波,7人来自上海。在15日当天,抢盐的地域已经从绍兴、上海扩展至宁波、福建等地。绍兴一网友发帖说,15日晚上去超市,看到很多市民在排队买盐,超市营业员说平时一天也卖不到两箱盐。 抢购食盐的人们 (3)谣言乱舞 17日这一天,可以说是抢盐最为疯狂的一天。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再到港澳台,无不“见盐眼开”。甚至有浙系的资金涌入市场,像抢房一样抢购囤积盐。抢盐行为似乎已经开始浸透到金融系统。 (4)谣言破灭 随着抢盐事态严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17日下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18日晚,各地的抢盐风波逐渐趋于平静。 世界各地 日本地震后,美国防毒面具等平常几乎“无人问津”的产品竟空前热销,销量水平甚至达到了9·11的“危机水平”。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距离日本很近的韩国民众也担心日本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到达韩国。紫菜、海菜等海藻食品可有效消除核辐射危害的说法在韩国民众中间传开后,韩国市场出现了海藻类食品的抢购潮。 据法新社报道,芬兰最大的连锁药店宣布,由于担心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影响芬兰,远离日本的芬兰国内也出现抢购碘药剂的热潮。 曾遭受切尔诺贝利和灾难的俄罗斯人则大量购买红酒和海藻。这是因为前苏联政府在当时发生灾难时曾推荐海藻和红酒,因为这两样都能预防辐射。 保加利亚也是受过切尔诺贝利伤害的国家,人们都按照老经验抢购红酒。尽管距离9600公里,日本核辐射对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保加利亚还是出现碘短缺。乌克兰防辐射的东西则盯上了辣椒。 抢盐没有必要 首先,海水最不容易被污染。 第二,小小的日本核电站能把太平洋的海水都污染么? 其三,海水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是很低的,远不如日常家居使用的装饰类石材。 其四,即使海里的盐全都不能用了,还有内陆盐湖可用。 其五,人家小日本地震都不急,我们有什么好急的啊。 其六,哄抬食盐价格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其七,食盐是国家严控物资。 抢盐事件在我们看来荒诞甚至可笑,有人戏谑说非典时期的醋都还没用完,抢盐做什么? 出现这一“抢盐风”的根源在哪? 一是近期媒体宣传及民间盛传补碘可防止核辐射; 二是认为海水质量将受到核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不能食用。但仅凭这二点又怎能让“抢盐风”席卷全国? 我们认为“抢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无德奸商恶意炒作,则折射中国商界道德整体低下,诚信遭殃,而诡诈者获横利且屡屡得逞 2、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折射的是“相关”而不“管”,或“管”而不严不速,政府总是那么迟钝使得公众对政府缺乏不信任。 3. 市民自信心缺失,从众、盲从心理强劲,极易偏听偏信被奸商所骗 4,某些专家良知沦丧,代言或发声已失信于民,既便是讲真话,也无人采信 如此荒诞行为该谁负责? 尽管有专家说:这次“抢盐”风波是因为一个人极易受他人暗示影响。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消费者心理状态比较脆弱造成的。一个社会需要各界负责,才能良好运行,任何一方未履行自己的责任都会造成抢盐事件这样失常的社会问题。 恐慌多起于未知,未知则不可控 政府和相关部门 消费者和媒体 政府 确保物价平稳,提高警惕,应使严加防范市场炒作成为常态,“防”比“治”更重要!建立相对完善应急机制,严厉打击不法商贩。 消费者媒体 加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所传播的信息能够甄别真伪,对于明知道是不真实的信息就不要参与传播,更不要参与那些滑稽的抢购行动,否则,最终受骗上当、损失吃亏的就是我们自己。 也有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 落幕以后 庆幸的是,多管齐下,及时辟谣,加大食盐供应,并严惩哄抬盐价的商家,已经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抢盐潮”逐渐退去。 物价平稳,已经成为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第一要素。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媒体传播》课件.ppt VIP
- 2025年安全员c2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GBT45001-2020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VIP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含政治表现、最满意、主要特点、不足.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docx VIP
- 货运保险与货损理赔通道整合2025年应用前景.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一章 飞机结构.pptx VIP
- 中医治疗“慢脾风”医案37例.doc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