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图片版
(1) 去大脑僵直的概念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脊柱后挺、头尾昂起、角弓反张,称为 decerebrate rigidity。 是在 stretch reflex 基础上发生的抗重力的伸肌紧张性亢进--过强的 stretch reflex 。 2. 去大脑僵直--证实了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具有调节作用 (2) 去大脑僵直的发生机制 较多的肌紧张抑制系统被切除(皮层和纹状体),易化区的活动明显占优势。 临床意义:人类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等,也可出现类似 decerebrate rigidity 的现象。表示疾病已侵犯脑干,预后不良。 ★ (3) 去大脑僵直的类型 ① ? 僵直:高位中枢的下行抑制性作用的去除,首先加强 ? motor neuron 的活动,使肌梭的敏感性提高,传入冲动增多,然后提高 ? motor neuron 的兴奋性,导致肌紧张加强的僵直称为 ?-regidity。经典的 decerebrate rigidity 是 ?-regidity,通过网状脊髓束实现。 ② ? 僵直:高位中枢的下行抑制性作用的去除,直接或间接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 ? motor neuron 的兴奋性,导致肌紧张加强的僵直称为 ? -regidity。通过前庭脊髓束实现。 三、各级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小脑(cerebellum)--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参与运动计划的设计和执行。 (一) 大脑皮层的体表感觉代表区 包括:第一体表感觉区(somatic sensory area I,S I) 第二体表感觉区(somatic sensory area II,S II) ★ 1. 第一体表感觉区 中央后回,Brodmann分区的3-1-2 区。 ★ 感觉投射规律: (1) 交叉投射:躯干、四肢感觉交叉投射;但头面部感觉双侧投射。 (2) 倒置投射:下肢投射到皮层顶部,头面部投射到皮层底部。 (3) 感觉愈精细的部位投射到皮层的区域愈大:如:大拇指--大;胸部--小。原因:感觉灵敏部位感受器多,与其联系的皮层神经元多。 2. 第二体表感觉区 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面积小 感觉投射此区是双侧性的 接受痛觉的传入投射 (三) 本体感觉代表区 在中央前回(4区),既是运动区,又是肌肉本体感觉投射的代表区。 (四) 内脏感觉代表区 位于第一、二体表感觉代表区、运动辅助区、边缘系统。 内脏感觉代表区弥散、混杂、重叠、不集中,因此内脏感觉定位不准确、比较模糊。 一侧枕叶皮层受损 ? 双眼对侧偏盲 双侧枕叶皮层受损 ? 全盲 (五) 视觉代表区 位置:枕叶距状裂周围(17区)。 ★ 投射特点: ① 视网膜的鼻侧纤维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纤维投射到同侧枕叶。 ② 黄斑区(周边区)纤维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 ③ 视网膜上(下)半部纤维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 (五) 听觉代表区 位置:颞叶皮层的颞横回和颞上回(41、42区)。 投射特点:双侧投射,即一侧颞叶皮层接受双侧耳蜗感觉传人的投射。 (六)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嗅觉代表区在边缘叶的前底部。 味觉代表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的下方(43区)。 四、痛觉生理 痛觉概念:pain sense 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复杂感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 痛觉意义:pain sense 是机体受到伤害的报警信号,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又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临床意义重大。 痛觉分类:皮肤痛、内脏痛。 (一) 痛觉感受器 ★ 特征:游离的神经末梢 化学感受器 广泛存在于皮肤、肌肉、关节、内脏 各种伤害性刺激(机械、温度、化学)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均可引起组织损伤并释放出化学性致痛物质,如:K+、H+、组胺、5-HT、缓激肽、前列腺素、P物质等。 这些物质促进神经末梢去极化,产生AP,传导入中枢,引起 pain sense。 (二) 皮肤痛觉性质及其传导通路 1. 快痛 (fast pain): 刺激后立即出现(0.1s) 尖锐的刺痛 定位明确 撤除刺激后很快消失 Aσ 纤维传导,速度快,兴奋阈值低 2. 慢痛 (slow pain):刺激后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王云亮课后习题解答.pdf VIP
- 中国农工民主党入党申请书样表(文字新格式)新党章格式).doc VIP
- 风电项目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pdf VIP
- 浙江零跑上市IPO招股书.doc VIP
- (高清版)B-T 19812.6-2022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6部分:输水用聚乙烯(PE)管材.pdf VIP
- 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5).pdf
- 彝族民风民俗课件.pptx VIP
- (完整)数学万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竖式) .pdf VIP
- 当今中国,流动商贩应该还是不应该合法化?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Mercedes-Benz梅赛德斯-奔驰中国A 35 4MATIC AMG CLA 35 4MATIC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