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号转导.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信号转导

1、G蛋白耦联受体 最大的细胞膜受体家族,克隆约300多种。 受体激动剂(agonist):儿茶酚胺类激素、神经递质(Ach、5-HT)、嗅觉刺激物、光量子、花生四烯酸、淋巴细胞活性因子、多数肽类激素,药物。 受体蛋白的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属于同一个超家族(superfamily),都是由一条7次穿膜的肽链构成。N端在细胞外,C端在细胞内,在穿膜过程中形成3个细胞外凸环和3个细胞内凸环。 2、鸟苷酸结合蛋白,简称为G蛋白。 (1)G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G蛋白起着耦联膜受体和效应器蛋白(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 异源三聚体G蛋白和单体G蛋白。三聚体G蛋白有20多种,由?、β、?三个亚单位组成,其中?亚单位具有鸟苷酸结合位点和GTP酶活性。 (2) G蛋白的种类 根据G蛋白?亚单位的结构差异,分为6个亚族:Gs、Gi/o、Gt、Gg、Gq、G12。 3、G蛋白效应器 G蛋白效应器(G protein effector) 两种: (1)催化生成第二信使的酶: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 AC)、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 PLC)、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PDE)、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2)离子通道: G蛋白也可直接或简接调控离子通道的活动,如Ca2+通道。 4、第二信使 cAMP、cGMP、IP3、DG、NO、Ca2+等。 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作用是将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达给胞内的靶蛋白,包括各种蛋白激酶和离子通道。 5、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100多种。 依磷酸化底物蛋白的机制不同分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酪氨酸蛋白激酶。 依激活它们的第二信使不同分为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A ,protein kinase A,PKA);依赖Ca2+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PKC ) 使蛋白质的磷酸化或脱磷酸化引起细胞功能的变化。 (三) G蛋白耦联受体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由多个信号通路组成 1、cAMP-PKA信号通路 配体+受体-G蛋白(Gs,Gi)-AC-cAMP-PKA;cAMP可被磷酸二酯酶(PDE)水解。 第三章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外界刺激、细胞产生的某些物质作用于各种细胞。 细胞能接受这些刺激,主要是受体蛋白、离子通道,多分布于细胞膜上,少数在胞内。 多数刺激信号是水溶性的,不易透过细胞膜进入胞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一般特性 细胞信号转导范围广、过程复杂,牵扯到体内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外界信息如何通过细胞膜传入胞内,并引起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活动的改变。这一过程称之为跨膜信号转导(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或跨膜信息传递(transmembrane signaling)。 一、细胞外的化学信号是细胞最常感受到的刺激信息细胞在其生命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反映,以使其功能活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变化是细胞最常感受到的刺激。 细胞外的化学分子来源:临近细胞(旁分泌、神经递质),远隔部位(激素)。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分子量大小不等。 一些物理性刺激信号也可构成对细胞的刺激,但在种类和数量上远没有化学信号多。这些信号大都由一些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高度分化了的特殊感受器感受,在相应的感受器细胞引起一定的电反应,再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相应的神经中枢,引起相应的感觉。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二、不同的跨膜信号转导途径有三个共同特征 (一)细胞外信号作用于受体后引发一系列信号分子的顺序激活,然后引发细胞功能的改变 不同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时,先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相应的受体(receptor);受体被激活后再引起受体后其他信号分子的顺序激活和信号传递,再引发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 1909年英国生理学家Langley提出受体学说。 一些化学物质的受体位于核内(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这些物质须穿越细胞膜进入核内,才能发挥其生物效应。 (二)不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都是经少数几类途径实现的 不同的细胞外化学信号也可能使用相同信号转导途径。 相同的信号转导方式可能介导不同细胞功能。 一种细胞外化学信号作用于某种细胞时,可能随细胞的功能状态不同而不同。 第二节 跨膜信号转导的几种主要途径 一、化学门控离子通道的活动是一种快速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igand-gated ion channel)或化学门控通道( chemica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