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胆道梗阻疾病的CT表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胆道梗阻疾病的CT表现
王建东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关键词】胆道梗阻 CT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42-02
胆道梗阻(obstruction of bileduct)是由于胆管腔狭窄或阻塞所致的胆汁通过障碍,临床出现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胆汁代谢综合征。梗阻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胆管,常见病因为胆管或胰头肿瘤、胆道结石和炎性狭窄等。
1 CT表现
CT通常可作为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检查,CT检查目的是:确定是否胆道梗阻。了解梗阻的平面和范围。分析梗阻的原因。
1.1有无胆道梗阻的确定 CT判断胆道梗阻的准确率为85%~97%,判断有无胆道梗阻的影像标准是肝内、外胆道扩张。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直径在1cm以上,在横断面 CT图像上,表现为自肝门至胰头钩突之间多个层面连续的圆形或类圆形环状低密度影,称为“环影”,一直持续到梗阻点。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沿门静脉分支分布的水样低密度线样结构,朝向肝门区走行,逐渐汇合增粗。一般认为肝内胆管直径大于5mm为轻度扩张,6~8mm中度,9mm以上为重度扩张。
在梗阻早期和一些长期慢性梗阻病例,仅可见肝外胆道扩张,这些CT表现多见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肝外胆管直径达10mm亦属正常,对这类病例如有可疑梗阻,可口服脂肪餐或静脉注射胆囊收缩素,10~15min后再测量肝外胆管直径。如大小保持不变或缩小属正常,如管径增大或出现疼痛,则属异常,应进一步检查[1]。
1.2梗阻平面和范围的确定 CT确定胆道梗阻平面的准确率约80%~97%。在CT图像上追踪扩张的胆管至非扩张部分的交界点确定胆道梗阻的部位。在移行交界处,胆管的直径变小或消失。交界点通常以薄层CT扫描显示较佳,以螺旋CT薄层扫描更满意。将扩张与非扩张胆管部分的交界点位置,参照周围脏器解剖定位作比较来确定阻塞平面。临床上可将胆道梗阻的部位分四段:
1.2.1肝门段或肝总管段:CT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肝内胆管扩张而肝外胆管正常,胆囊和胆总管不扩张。
1.2.2胰上段梗阻:指进入胰腺之前的胆总管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和胆囊扩张,扩张的胆管“末环”无胰腺组织包绕。
1.2.3胰腺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和胆囊扩张,且扩张的胆管“末环”有胰腺组织包绕,说明梗阻位于穿过胰腺的胆总管段。
1.2.4壶腹段梗阻:表现为胆总管扩张的同时,见到胰管扩张,即所谓的“双管征”。
胆囊扩张可见于50%的胆总管阻塞的患者,不能作为判定胆道梗阻平面的一个征象,主要是因为通常并存的胆囊炎、胆石症,致胆囊壁增厚、炎症、纤维化丧失扩张能力。恶性阻塞的胆囊常扩大,仅能说明阻塞发生在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平面以下,且胆囊管汇合位置变异较多,对精确定位帮助不大。胰管扩张常提示阻塞平面在胰头或壶腹段,常需与慢性胰腺炎的胰管扩张鉴别。
1.3梗阻原因的确定 CT确定胆道梗阻的病因,准确率约63%~94%,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大的原因与不同的机器、扫描技术、不同病种有关。小视野、高分辨率、薄层、动态增强CT为最佳技术模式,对比剂量要足够。
1.3.1根据梗阻发生的部位来确定胆道梗阻的原因:肝内胆管梗阻可继发于硬化性胆管炎、感染、原发肿瘤(胆管癌),偶见于转移瘤。肝门区梗阻常见于胆管癌、肝门区生长的肝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在肝外胰上段梗阻,通常为良性病变的狭窄阻塞所致,包括硬化性胆管炎、胆道感染、手术后、创伤等。恶性病变的狭窄阻塞如胆管癌、胆囊、胰、肝、十二指肠肿瘤侵犯亦可见。胆总管下段(胰腺、壶腹段)梗阻可见于胆道感染、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淋巴结转移、胰头癌、壶腹癌等。
1.3.2良恶性胆道梗阻病变的鉴别:移行交界处胆管直径逐渐变小,延续范围超过1cm,是典型的良性病变,如炎性狭窄的表现。延续范围小于5mm,移行处胆管突然中断,应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尤其当梗阻位于胰上段或近壶腹部时。另外,良性病变狭窄偶尔也可引起胆管的突然中断表现,如术后胆道粘连和等密度嵌顿性结石。胆总管胆固醇性结石,由于与胆汁的密度相近,缺乏密度差别不能显影,可引起胆管的突然中断改变,可用薄层扫描和窄窗技术提高显示率。如果突然中断的胆管伴有软组织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则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
正常胆管管壁在CT图像上呈“铅笔画线”样,当管壁厚度大于1.5mm,可确定胆管壁增厚,并分为向心性、偏心性增厚,局限性、弥漫性增厚。弥漫性向心性增厚较有特殊性意义,见于感染性胆管炎症。局限性向心性或偏心性胆总管壁增厚,可见于原发性硬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ppt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制冷设备维修工 技能鉴定培训(理论部分).ppt VIP
- 广告发布管理制度.docx VIP
- 2014年注册岩土专业案例下午卷详细解答.pdf VIP
- 2023扬州市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题.pdf VIP
- NBT 25046-2015 核电厂水工设计规范.pdf VIP
- 领料记录单模板.docx VIP
- 鹏利南华5号、6号、7号项目电气、给排水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