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应用.docVIP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应用 杨爱英 陈红平 彭鹏飞(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南宁乡 410600)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075-02 本文通过研究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并与硬膜外麻醉(EA)比较,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为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探索更好的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ASAI或Ⅱ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年龄38~56岁,身高148~164cm,体重45~72kg。随机均分成Ⅰ、Ⅱ两组。无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 1.2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麻醉前开放静脉,输入复方氯化钠。Ⅰ组为EA组,经T11~12(上管)与L2~3(下管)椎间隙硬膜外穿刺,上管向头置管3~4cm,下管向足置管4~5cm,分别注入试验量1.5%利多卡因3ml,观察5~10min无腰麻征象后上管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丁卡因混合液8~10ml,下管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丁卡因混合液3~5ml,按手术需要及患者情况每隔50~60min上管追加4~5ml,下管追加2~3ml,术中根据患者牵拉反应的程度辅以不同的麻醉性镇痛药;Ⅱ组为CSEA组,先经T11~12椎间隙(上管)硬膜外穿刺后向头置管3~4cm,再于L2~3或L3~4椎间隙(下管)硬膜外腔穿刺,当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用25G腰穿针(BD公司生产)自硬膜外针孔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脑脊液流出后以缓慢的速度(约1ml/5s)注入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然后硬膜外腔向足置管4~5cm,固定好导管,让患者平卧调节麻醉所需的平面(5~10min之内调节),控制阻滞平面在T5~T6以下。麻醉平面不足时上管追加1%利多卡因加0.25%丁卡因混合液。当收缩压低于90mmHg时,予以多巴胺1~2mg静注,一般约1h后上管才追加1%利多卡因加0.25%丁卡因混合液4~6ml,2h后下管才追加1%利多卡因加0.25%丁卡因混合液2~3ml,术中鼻导管吸氧。 1.3观察指标 持续观察Bp、HR、SPO2和ECG变化,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0min及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的Bp和HR;观察牵拉反应情况,对术中恶心、呕吐、鼓肠等情况进行分级统计(优:无恶心、呕吐、鼓肠等情况,手术野安静;良:有轻度恶心、呕吐或鼓肠,但手术尚能进行;差:有较重的恶心、呕吐或鼓肠,妨碍手术进行);记录硬膜外腔用药量及麻醉后不良反应。 1.4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组间用成组t检验,组内行配对t检验,比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ECG、SPO2未见异常。Ⅰ组出现的牵拉反应明显高于Ⅱ组,防治牵拉反应效果Ⅱ组优于Ⅰ组。 Ⅰ组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HR较术前明显减慢,进腹探查时Ⅰ组较Ⅱ组减慢更明显;两组患者麻醉后SBP、DBP均有所降低,Ⅰ组进腹探查时明显低于术前,Ⅱ组麻醉后五分钟较术前下降更明显,同时低于Ⅰ组,其中7例患者需用多巴胺升压处理。 Ⅰ组硬膜外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和0.25%丁卡因的混合液(32.8plusmn;8.6)ml;其中还有2例术中改为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Ⅱ组中硬膜外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加0.25%丁卡因混合液(18.6plusmn;1.62)ml;无一例改麻醉方式的。术后两组均无头痛及其它麻醉并发症。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Ⅰ组骶神经阻滞不全的发生率高,患者不适感多;而Ⅱ组CSEA的阻滞平面大约在T6~S5之间,术中牵拉时恶心、呕吐反应较轻,说明CSEA骶神经阻滞完善,内脏牵拉反应得到有效减轻。 CSEA应用针内针技术操作简单,易于开展。特别对穿刺困难和再次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更有价值。 CSEA正被广泛应用,但应注意在穿刺前扩容(用复方氯化纳500ml),防止腰麻后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CSEA对循环影响比EA要大,起效较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快、作用强,本研究Ⅱ组患者血压下降更明显,其中7例患者需用多巴胺升压处理,因此在扩容的同时应准备好多巴胺、间羟胺及其它急救用品。手术开始后根据麻醉平面消退情况从硬膜外导管中追加药物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