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山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时山岳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问题: 1.图中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3.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 1.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 2.这些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热带雨林景观,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年降水总量达2000毫米左右。植物茂密,种类丰富,乔木高大分层,有的可以分为4~5层,终年常绿;林内阴暗潮湿,叶尖有滴水现象,所以称为雨林。由于植物种类多,果实丰富,动物也相当多,代表性动物主要有猩猩、河马等。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该区的自然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整体性相协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 “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1.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 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问题: 1.若图中森林植被大量砍伐,地理环境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2.若图中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砍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少,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变化增大,地下水位降低,土壤肥力下降(或趋于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产生影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退化。 2.河流上中游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泥沙淤积又不断抬升下游河床,影响地表水系的演化,还使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升高,总蒸发量大于总降水量时,下游地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 “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 “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流动示意图”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合成卫星影像所显示的地球表层差异性图” (提问) 1.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类型? 2.图中大箭头所指示的各是哪一种典型自然地带? 3.在各自然带内部是否还存在着差异,举例说明。 1.地球陆地表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箭头所指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如热带草原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有热带草原、热带稀树等景观的差异。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A组: 1.如果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自然景观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3.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 从海南岛到漠河,自然景观大致依次为: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这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原因是从海南岛到漠河,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以热量为主。 纬度地带分异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形成不同的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影响。 B组: 1.分别沿两条路线依次找出自然带:(1)在我国沿北纬40°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 2.引起上述两条路线自然带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干湿地带分异在什么地区表现最明显? 1.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