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理论课外阅读书目
学习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课外阅读书目
以下推荐的与文学理论相关的书目,取舍标准是具有可读性,就是可以以放松的状态来阅读,不包括那种学术性很强、纯理论性的专业书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里推荐的书不是理论著作。
1、王国维:《人间词话》,有多种出版社的版本
作者是近现代第一流的国学大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又是较早借鉴和运用西方学理研究学术的一位先行者。本书对词的讨论既有中国传统诗话中常见的那种灵感,又避免了一般诗话偏重直觉表现和感受描述,缺少落在实处分析的弊病。澄清了许多中国传统文论、诗论中说的含含糊糊的东西,如灵感、意境、境界等等问题。
2、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见《而已集》或各种“鲁迅文集”、“鲁迅全集”
一篇从社会学和文化角度研讨文学和文学史的论文。说是论文,其实是一篇讲演,所以行文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娓娓道来,如叙家常,幽默风趣。虽然也是旁征博引,但决没有让人受不了的学究气。作者把魏晋时代的文学、文风、为人处世的特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方式乃至种种习俗联系起来考察,对魏晋文学和魏晋文人作了别开生面的阐释,也让读者领略了与那种剑拔弩张式的社会批评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社会批评。
3、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集中收有《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诗可以怨》等重要论文。作者的《谈艺录》和《管锥编》,素有博大精深之名,但是这两部知识含量巨大的著作却是用文言写的,使不少青年学子望而生畏。其实作者的白话论文也写得很漂亮,生动、流畅、幽默、博学,上述几篇就是证明。不仅如此,这几篇论文还是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文学批评的范本(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比较,中西文化与文论的比较,等等),是学习比较文学不可遗漏的读本。
4、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推荐这本诗歌选集,意不在诗而在作者对诗的注释。当年胡适读到这个选本时曾说,诗选的不好,但是注写的不错。诗选的不太理想是因为那个时代(本书选编于1958年)强调政治标准第一,所以那些虽有鲜明的宋诗艺术特点,但思想意义却不合当时要求的作家和作品,就选的不多甚至没有选。本书的许多注释,包括前言和对每位诗人的介绍与评价,都可以作为文学批评的小论文来读。其中不仅有关于诗、诗人和文学史问题的精辟见解,而且还作了许多细致精当的语言分析,从中能够学到不少读解文学作品和分析文学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5、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三联书店,1983年
写于40年代的一本“红学”论文集。作者是位政治家,又是一位《红楼梦》的爱好者,特殊的身分和文化素养,使他的读解别具慧眼。论文从社会学角度鞭辟入里地分析了《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从贾母、凤姐、宝、黛,以及老爷少爷等主子,到刘姥姥、袭人、晴雯、平儿等下人,甚至包括很少被人注意的李纨。论点的精辟和文字的优美让许多读者难以忘怀这本旧著,60年代在报纸上重新发表后,又吸引了一批新读者,于是80年代又结集再版。在现代文学史上,一本文学批评著作能因为读者的爱好而不是因为作者、史料或学术、政治意义,依然能让人记住的,并不太多。
6、钱谷融:《〈雷雨〉人物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从切身感受的生活经验出发,讨论了《雷雨》中各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及其心态,似乎蘩漪、四凤等人都不是虚拟的艺术形象,而是住在隔壁每日照面的熟人。曹禺笔下的这些形象本来就生动鲜活,评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现实感,所以论述分析投入而且动情,但又不缺乏理智,属于典型的鉴赏型或感受型的文学批评。对于尝试批评操作的初学者来说,本书的批评方式和叙述方式,都可以借鉴或仿效。
7、《抒情的境界》(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之一),三联书店,1992年
8、《意象的流变》(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之二),三联书店,1992年
两本台湾学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著作,作者虽有多人,但是两本书都有自己的中心议题:第一本讨论古典文学的若干主题,第二本讨论古典文学的历史流变;关注语言形式在其中的作用是两本书共有的视角。从这里可以看出台湾学者试图借鉴现代西方批评方法重新阐释古典文学的尝试,其思路、方法和风格都与大陆的文学研究不大一样,这些都有益于开阔我们的眼界,了解用新方法从事文学研究的特色和潜力。此书原本就是作为非学术性的读物写给一般读者看的,因此文字流畅明白,分析和讨论都不脱离具体的文学现象,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9、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研究武侠小说的专著。这个话题本身就有吸引力,再加上文字和论述的平实,相信不少人会有兴趣。作为一本讨论武侠小说的著作,本书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作者读出了和说出了武侠小说的“门道”,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人联系起来考察,远非那些说是研究武侠小说,其实只会看热闹的文本可比。本书作者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对资料的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