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工艺-第6章-烃类裂解及裂解气分离PPT
第6章 烃类裂解及裂解气分离;6.1 烃类热裂解的理论基础
6.2 原料性质指标及工艺参数
6.3 裂解工艺过程及设备
6.4 裂解气的净化与分离
6.5 烃类催化裂解制烯烃进展;? 裂解的目的;? 原料;6.1 烃类热裂解的理论基础;3、化学反应方程式;② 环烷烃的裂解反应;③ 芳烃的裂解反应;④ 烯烃的裂解反应;⑤ 裂解过程中的结焦生炭反应;6.1.2 裂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由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各族烃的裂解成烯烃能力规律:;?;由表中数值可以说明如下的规律:;已知:CH4 1/2C2H4+H2 ΔGo= 39.94KJ/mol问:甲烷热裂解能否得到乙烯和氢,为什么?;6.1.3 裂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链终止:;2、反应动力学;6.1 烃类热裂解的理论基础
6.2 原料性质指标及工艺参数
6.3 裂解工艺过程及设备
6.4 裂解气的净化与分离
6.5 烃类催化裂解制烯烃进展;6.2 原料性能指标及工艺参数;指 标;② 氢含量;? 利用氢衡算可得不同氢含量原料裂解时的产气率。 ;③ 芳烃指数;④ 特性因素;表征裂解原料性质的参数;1、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温度,K;k3;裂解反应在非等温变容条件下进行,很难计算其真实反应时间,常用下述方法:;③ 温度-停留时间效应;2)裂解温度-停留时间的限制;如何确定合理的裂解深度;Ⅱ)温度的限制;3、反应压力与稀释剂;a.对烃类裂解一次反应:;2)从反应速率分析;② 稀释剂;2) 为什么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来降低烃分压?;4、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KSF;6.1 烃类热裂解的理论基础
6.2 原料性质指标及工艺参数
6.3 裂解工艺过程及设备
6.4 裂解气的净化与分离
6.5 烃类催化裂解制烯烃进展;6.3 裂解工艺过程及设备;世界上99%的乙烯生产采用管式炉裂解法。
优点:
可用各种气、液态烃原料生产烯烃
副产汽油和芳烃
工艺可靠
操作方便
技术成熟
热效率高
烯烃收率高
;6.3.1 工艺过程;一、SRT(Short Residence Time)型短停留时间裂解炉;2、盘管结构;裂解炉不变径和变径反应管的比较;不同SRT炉型所得裂解产品收率(以质量计);二、其他类型裂解炉;6.1 烃类热裂解的理论基础
6.2 原料性质指标及工艺参数
6.3 裂解工艺过程及设备
6.4 裂解气的净化与分离
6.5 烃类催化裂解制烯烃进展;成 ???; 油吸收精馏分离法:利用溶剂油对裂解气中各组分的不同吸收能力,将裂解气中除了氢和甲烷外的其它烃类全部吸收下来,再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分离,分出各种烃。
实质:吸收精馏过程
优点:流程简单、设备少,最低温度-70℃,需耐低温材料少
缺点:产品质量较差,收率低,能量利用率低,适用中小型石油化工厂。;深冷分离法组成:
气体压缩、冷冻系统、净化系统和低温精馏分离系统。;一、压缩;(2)为什么采用多级压缩;杂质种类;1) 对裂解气分离装置:;④ 方法;b.流程;a.原理: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相结合;b.优缺点;① 来源;④ 方法:;①炔烃来源;② 危害;④ 方法;c. 前加氢和后加氢;2)溶剂吸收法脱乙炔;c. 工艺流程;d. 溶剂法与加氢法的比较;一、裂解气分离流程;流 程;二、精馏塔及其操作条件;CH4/H2值
比值越大,甲烷在塔顶越容易液化,冷凝器尾气中乙稀损失就少,乙稀收率↑;(2)乙烯塔 ;6.5 烃类催化裂解制烯烃进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