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春海教授,Chun-hai Tseng
曾春海,(Chun-hai Tseng)
現 職專任教授最高學歷輔仁大學哲學博士連絡電話(O學經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出版著作(A)期刊論文
〈評束景南著《朱熹年譜長編》〉 《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9卷第7期,2002年7月。
〈嵇康的審美表現及生命美學〉 《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8卷第八期,2001年8月。
〈述評陳大齊對義利之辨的研究〉 《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8卷第十一期,2001年11月。
〈宋明理學家的家訓〉 《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8期,2001年6月。
〈從理一分殊觀朱熹易學與環保哲學〉 北京《國際易學研究》第六輯、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2000年12月。
〈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 《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二十七期、2000年12月。
〈儒學與當代家庭〉p. 205- 225 儒學現代性探索, (2002)
〈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 《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二十七期 (2000)
〈荀子思想中的統類與禮法〉p. 71 - 85 輔大哲學論集,第十三期 (1981)
〈對羅素論中國文化之述評〉p. 2-6 哲學與文化月刊,第九卷,第十期 (1981)
〈許冠三著王船山的致知論評介〉p. 311-318 明史研究專刊, 第五期 (1981)
〈船山易學之研究綱領〉p. 11 - 13 東吳大學傳習錄,第一期 (1982)
〈朱子德性修養論中的格物致知教〉p. 164 - 173 哲學與文化,第九卷,第三期 (1982)
〈易書中數問題之探討〉p. 44-46 輔仁學誌,第十一期 (1982)
〈朱熹易學的形上學〉p. 143-158 哲學論集,第十五期(1982)
〈朱子論易及其易學著作〉p. 209- 226 史學評論,第五期 (1983)
〈朱子易學的宇宙論〉p. 289- 310 輔仁學誌,第十二期 (1983)
〈朱子易學的人生哲學〉p. 69- 70 哲學論集,第十七期 (1983)
〈宋明理學家的家訓〉《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 第廿八期,2001年六月
〈嵇康的審美表現及生命美學〉 《哲學與文化月刊》 第廿八卷第八期,2001年八月
〈述評陳大齊對義利之辨的研究〉 《哲學與文化月刊》 第廿八卷第十一期,2001年十一月
?
(B)研討會/會議論文
〈對比朱熹與伊川的易學〉,政治大學哲學系易經哲學研討會,台北市,2002年12月。
〈聖多瑪斯與王陽明倫理理論比較〉,輔仁大學、多倫多中世紀研究院、美國天主教大學,基督宗教哲學與人性尊嚴學術研討會,台北市,2002年12月。
〈儒家家庭倫理與自由社會的公民〉,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明倫堂,2001。其後發表於北京,《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二輯,2002年12月。
〈忠恕原理與公民道德〉,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當代中華文化之重建學術研討會,湖北省,2002年11月。
〈伊川易學的政治理念〉,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宋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2002年11月。
〈東林書院的講學與清議-以顧憲成、高攀龍為核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主體意識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2002年10月。
〈易經哲學亨通與感通的原理-以否泰兩卦為例〉,第15屆國際易學大會,台北市,2001。
〈儒家家訓的新世紀意義─以宋明儒家為範例〉廣州市中山大學,「明清思想研討會」 2001年九月 。
〈儒家家庭倫理與自由社會的公民〉「孔學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1年九月廿九日於台北市明倫堂 。
〈易經哲學亨通與感通的原理─以否泰兩卦為例〉第十五屆國際易學大會,2001年十一月於台北市。
(C)專書及專書論文
《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2001年十二月,初版
《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264頁
《儒家哲學論集》516頁
《陸象山》234頁
《朱熹易學析論》
《王船山周易闡微》
《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
論語的倫理教育思想探微 (碩士論文)
〈嵇康的人性觀〉,中國人性論p. 199-216東大圖書公司(1990)
〈闡墨學的貴義說〉p. 537-554 政大文史哲論集(1992)
《儒家的淑世哲學》340頁 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1992)
〈荀子與霍布士社會倫理思想之比較〉,東西哲學比較論文集p. 371-382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出版 (1993)
《朱熹哲學論叢》,文津出版社,台北市,2001。
《兩漢魏晉哲學史》,五南出版社,台北市,2002。
《易經哲學原理》,文津出版社,台北市,2003。
(D)專題研究報告及其他
國科會「中國傳統人倫價值的探索與重建—魏晉玄學及宋明理學的家庭人倫觀」。
國科會「顧憲成及高攀龍的儒學思想」三年計畫第一年。
國科會「顧憲成及高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