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城疫PPT

鸡新城疫:病鸡回肠有溃疡灶 鸡新城疫:病鸡十二指肠出现溃疡 新 城 疫 (Newcastle disease,ND) 一、概述 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本病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尼,同年发现于英国新城,据此命名为新城疫。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1928年我国已有本病的记载,1935年在我国有些地区流行,死亡率很高,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本病与高致病性禽流感同属A类病,因此世界各国对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均高度重视。我国也将本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一。新城疫是危害我国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 二、病原 1. 新城疫病毒的分类和一般特性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re)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的成员。 完整病毒粒子近圆形,直径为120~300nm,有不同长度的细丝。有囊膜,在囊膜的外层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物或称纤突,具有能刺激宿主产生抑制红细胞凝集素和病毒中和抗体的抗原成分。 病毒核酸类型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在NDV基因组上依次排列着NP、P、M、F、HN和L基因,分别编码核衣壳蛋白(NP)、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大分子蛋白(L)。 鸡新城疫病毒形态:呈近圆形,有囊膜和纤突 2. 新城疫病毒的型 目前认为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从不同地区和鸡群分离到的NDV,对鸡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根据不同毒力毒株感染鸡表现的不同,可将NDV分为几种致病型:①速发型或强毒型毒株,在各种年龄易感鸡引起急性致死性感染;②中发型或中毒型毒株,仅在易感的幼龄鸡造成致死性感染;③缓发型即低毒型或无毒型毒株,仅在易感的幼龄鸡造成轻微的呼吸道感染或无症状肠道感染。 根据病毒对组织的嗜性,将其分为嗜内脏型及嗜神经型。极强毒力的嗜内脏型也称为嗜内脏速发型新城疫(VVND)。 3. 新城疫病毒的血凝性 NDV能吸附于鸡、火鸡、鸭、鹅及某些哺乳动物(人、豚鼠)的红细胞表面,并引起红细胞凝集(HA),这种特性与病毒囊膜上纤突所含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有关。这血凝现象能被抗NDV的抗体所抑制(HI),因此,可用HA和HI来鉴定病毒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4. 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 新城疫病毒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NDV对乙醚、氯仿敏感。不耐热,病毒在60℃30分钟失去活力,真空冻干病毒在30℃,可保存30天,在直射阳光下,病毒经30分钟死亡。对低温抵抗力强,在-l0℃可存活一年以上。病毒在冷冻的尸体可存活6个月以上。病毒对pH稳定,pH3~10不被破坏。常用的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5%漂白粉、70%酒精在20分钟即可将NDV杀死。 三、流行病学 1. 易感动物 鸡、火鸡、珠鸡、野鸡、鹌鹑、鸽和鸵鸟等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以鸡最为易感。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以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高。 水禽(鸭、鹅)和其他禽类对本病有抵抗力,这些禽类虽然不发生本病,但可携带并传播新城疫病毒,已有从鸭、鹅中分离NDV的报道。从下列鸟类中也分离到病毒:燕八哥、麻雀、猫头鹰、孔雀、鹦鹉、乌鸦、燕雀等。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对鹅也有致病力的NDV。 哺乳动物对本病有很强的抵抗力,但人可感染,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症状。 2. 传染源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毒存在于病鸡所有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以脑、脾和肺含毒量最高,骨髓含毒时间最长。 受感染的鸡在出现症状前24小时,其口、鼻分泌物和粪便中已能排出病毒。而痊愈鸡带毒排毒的情况则不一致,多数在症状消失后5~7天就停止排毒。在流行停止后的带毒鸡,常呈慢性经过,精神不好,有咳嗽和轻度的神经症状。保留这种慢性病鸡,是造成本病继续流行的原因。 此外,带毒鸟类的传染源作用也不可忽视。 3.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鸡蛋也可带毒而传播本病。创伤及交配也可引起传染,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均可机械地传播病原。 4.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见。污染的环境和带毒的鸡群,是造成本病流行的常见原因。易感鸡群一旦被速发性嗜内脏型鸡新城疫病毒所传染,可迅速传播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90%以上。 近年来,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呈现非典型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略低。以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