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硬化陆

3.动静脉短路与有效血浆容量减少 在舒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下,不仅扩张内脏小动脉,对外周皮肤、肌肉小动脉亦有扩张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容量相对不足。 心输出量增加。 肺内动 - 静脉分流与低氧血症。 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 肾血流量减少是产生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肾血流量减少的机制可归纳为: 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②肾血管收缩;③肾血流由皮质向髓质部分流等。 六、临床表现 病程缓慢,隐伏数年至数十年。早期临床表现常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病程和肝脏受损程度有关。 代偿期表现为腹胀、乏力、纳差、恶心,体征可有肝轻度肿大、肝掌、蜘蛛痣。 失代偿期:肝细胞功能衰竭、门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黄疸。症状: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腹泻、腹痛。 体征: 1.面容黝黑: 肾上腺皮质功能↓,脑下垂体中叶分泌黑色素抑制作用减退。2.黄疸 一、定义 肝硬化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二、发病率与流行病学 发病率:1987年WHO提供数字为17.1/10万。每年全世界死于肝硬化超过31万,近几年增加到50万。 西欧和美国居死亡原因第5位(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意外事故)。 法国为300/10万人口。西方主要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占所有肝硬化的2/3以上。酒精消耗量大于59g/d,发病率上升至2500/10万人口。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曾统计25年来住院肝硬化1839例,占同时期住院总人数的0.66%。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依赖乙肝病毒抗原复制的缺陷RNA病毒,与乙肝病毒协同或重叠感染,常加剧原有病变的活动性,促进肝硬化产生。 2.慢性酒精中毒 酒精引起肝脏损害主要由乙醇和它的代谢产物乙醛,通过影响肝脏细胞线粒体和微管功能,影响肝细胞蛋白质、糖、脂肪的代谢及通过炎性细胞、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等作用,在贮脂细胞、枯否细胞参与下,经过复杂环节形 成肝硬化。 3.血吸虫病 据WHO统计,全球可能有1亿6千万病人。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估计约有100多万人。1/4的虫卵沉积于肝脏门脉区,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引起肝脏纤维化,形成不完全性分隔性肝硬化。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94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穿刺标本进行检测,乙肝病毒标记者达91.2%,可能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有关。 4.药物与毒物 肝脏是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器官。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与肝特异蛋白质结合成为抗原,导致过敏变态反应(如氟烷等),引起肝细胞坏死,继续服药或接触→肝硬化。 5.胆汁淤滞 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滞持续存在时,高浓度和高压力的胆酸和胆红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肝硬化。 6.代谢和遗传性疾病 由于遗传缺陷,致某些物质代谢障碍,致使这些物质在肝脏沉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发展为肝硬化,如Wilson病(铜离子沉积)、血色病(铁沉积)。 7.循环障碍 慢性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Budd - Chiari综合征)等,可致肝静脉血回流障碍,肝窦内压增高,肝细胞缺氧、坏死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肝硬化。 四、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1.发病机制 通过慢性肝炎; 肝脂肪变性途径(如酒精性肝病); 长期肝内、外胆汁淤滞; 肝静脉回流障碍,致门脉区或小叶中央区纤维化的途径等。 不论何种病因、哪种途径都涉及到肝细胞炎性坏死,结节性肝细胞再生和肝纤维化等三个相互联系的病理途径。 2. 病理分类 形态分为四型: (1)小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比较均匀,一般在3~5mm。 (2)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较粗大,且大小不均,直径一般在1~3mm,以大结节为主。 (3)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4)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其特点为纤维增生显著,向小叶内延伸,而肝小叶并不完全被分隔;纤维组织可包绕多个肝小叶,形成较大的多小叶结节,结节内再生不明显血吸虫病。 五、病理生理 1.门脉阻性充血与肝内、外分流 肝实质及其毛细血管网遭到全面破坏与改建。 再生肝结节可压迫其周围门静脉和肝静脉分支→血管狭窄、中断或闭塞。 纤维隔异常增生与瘢痕收缩,以及 Disse间隙的贮脂细胞转变为成纤维 细胞后,生成大量的胶原纤维,致 使肝窦毛细血管化→门静脉阻力 增加→门静脉高压。 门脉血流阻性充血→脾脏充血、 肿大,胃肠充血水肿,胰腺、胆 囊亦有相应改变。 门脉阻性充血时,肝窦内压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