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寄生虫病
肠 寄 生 虫 病;1;传播途径;肠寄生虫病——蛔虫病;肠寄生虫病——蛔虫病;肠寄生虫病——蛔虫病;传播途径;1.蛲虫生活史;1.蛲虫生活史;自体重复感染:虫产卵于肛门,很快发育为感染期虫卵,由于雌虫和虫卵的刺激,使患者肛周皮肤瘙痒,直接用手搔抓,虫卵污染手指。蛲虫卵在指甲缝中可生存10天左右。
间接接触感染:虫卵容易粘附在衣裤、玩具、被褥、家具等物品上,在室内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虫卵可存活3周。
空气吸入感染:当进行打扫床铺、整理内衣等活动时,虫卵可随尘埃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经口、鼻吸入至咽部,吞咽至消化道而引起感染。;肛周和会阴部瘙痒,尤以夜间为重。
由于搔伤,可使局部皮肤糜烂。
患儿睡眠不安,易烦躁,食欲受影响。;避免重复感染:若能防止重复感染,虽不服驱虫药,也可治愈蛲虫病。
注意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吮吸手指等。
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服驱虫药:与患儿生活在一起的蛲虫病患者应同时进行治疗,以杜绝相互感染。;传播途径;1.钩虫生活史;1.钩虫生活史; 人体感染两种钩虫的主要途径均为经皮肤感染。也可因生食蔬菜而经口感染。;(1)钩蚴钻入皮肤时,局部可有痒疹,由于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
(2)钩蚴侵入血液循环穿过肺组织时,可引起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
(3)成虫吸着于肠黏膜上,吸血为生,使肠黏膜形成许多小出血点不断出血,导致病儿发生失血性贫血。;(4)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稀疏、乏力、眩晕、气短等症状。
(5)某些病儿有“异嗜癖”。严重感染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智力亦减退。;普查普治:对流行地区的居民进行普查,对患者进行治疗。
粪便管理:加强粪便管理,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粪便中的钩虫卵,是预防钩虫病的重要环节。
个人防护:在钩虫病流行地区,儿童应避免赤脚下地;避免婴儿尿布、食具被钩蚴污染;教育幼儿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或不洁的瓜果等。;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