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第十一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资源学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地道药材 及重要中药资源;11.1地道药材的形成和发展;11.1.1地道药材的特征 ;(二)地道药材的特征;;;(二)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外在条件;(三)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可靠保证;1、种子、种苗的采收、保存和处理关系到药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2、成熟的栽培技术,保证药材的正常生长发育。;3、最佳采收季节和最适宜的加工方法,保证地道药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四)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是形成地道药材的思想基础;11.1.3 地道药材的发展;(一)地道药材品种来源的变迁;1、来源增多;2、品种分化;3、来源趋于准确;4、品种由少变多;(二)地道药材产区的变迁;2、发展新产地; 3、明确地道产区;课外研讨: 地道药材产地变迁的原因。 ;;;;;;11.1.4 地道药材的研究方法;(一)历史基源考证;(二)产区环境和栽培历史调??? ;(三)遗传基因的比较;(四)药材性状评价;(五)化学品质评价;;(六)药理药性评价; 人 参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上党人参、高丽参、东洋参、野山参、园参等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范子·计然》:“人参,生上党。”《名医别录》载:“生上党及辽东。”上党(潞州)即今山西长治市和黎城县一部分,辽东即现在的东北地区。唐代以前以上党参为佳,至清代以辽东产者为地道。现地道产区为吉林通化、吉安、抚松、靖宇一带。 主要质量指标:含32种人参皂苷、总皂苷含量约为2~12%。《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人参皂苷Rg3和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 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除种子外,其它器官均含人参皂苷,含量与根相近或高于根。现用叶、茎、花蕾等研制出多种保健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 ;;;;; ;党参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素花党参 或川党参 的干燥根。 地道沿革:党参之名始见于《本草从新》,其谓:“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本草纲目拾遗》引翁有良辨误:“产于山西太行山潞安州等处为胜,陕西者次之。”《植物名实图考》:“党参,山西多产。”现著名的地道商品主要有 “白条党”,主产甘肃渭源、陇西;“潞党”,主产山西长治;“西党”(纹党)主产甘肃文县;“川党”主产四川。 ;;龙胆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 、龙胆 、三花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地道沿革:《名医别录》载:“龙胆生齐朐山谷及冤句。”《本草经集注》云:“今出近道,吴兴为胜,状似牛膝,味甚苦,故以胆为名。”现主产东北三省及内蒙。 资源利用现状:龙胆主要以根茎及根做药用,地上部分基本不用。为了充分利用龙胆资源,应对地上部分进行开发。有研究发现其地上部分(尤其茎中)含有较多的龙胆苦苷,如以四年采收根为一个周期,四年茎的产量为根产量4倍。由于可以每年采收,成份贮量可达根的10%~30%,故应加强开发利用。龙胆商品主要为野生,栽培品逐渐增加,但由于栽培周期长,成本较高。目前年销量80万~100万kg。野生资源分布广,产销平衡。关龙胆资源略显紧张,应开发低成本栽培技术。;当 归 别名:秦归、岷归、全归、马尾归。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黄苓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的干燥根。 地道沿革:《名医别录》:“生秭归川谷及冤句。”陶弘景:“秭归属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新修本草》:“今出宜州都州、泾州者佳。”《本草图经》:“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现陕西中部一带黄芩分布稀少,长期以来,主产地转移到河北坝上高原,主产山西、辽宁、吉林、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以山西产量大,河北承德所产的“热河黄芩”质量优。 资源利用现状:黄芩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为常用中药材,年销量600万kg,大半作为中成药原料,野生家栽均有,资源丰富,产销平衡。黄芩以根入药,东北民间广泛用其叶作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黄芩属药用植物中如半枝莲.、异色黄芩、地盆草、韩信草、钝叶黄芩、并头黄、柳叶黄芩等的全草均有清热、燥湿、解毒等和黄芩相似的药效,具有开发利用前景。;柴胡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的干燥根。 地道沿革:《本草图经》云:“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本草纲目》云:“北地所产者,亦如前胡而软,今人谓之北柴胡是也,入药亦良。……其苗有如韭叶者、竹叶者,以竹叶者为胜。”据考证,古代本草中柴胡为柴胡属多种植物,亦有其他科品种。北柴胡主产河北、辽宁、甘肃、河南、陕西等地。 资源利用现状:我国柴胡属植物种类繁多,从中开发新资源的潜力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