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弦颂祖国 双竹奏华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弦颂祖国 双竹奏华章   项祖华教授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扬琴演奏家、教育家,半个多世纪来在扬琴的演奏、创作、教学以及世界性的推广工作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恰逢项祖华教授从事扬琴艺术教育50周年,特写此文以表祝贺。    早在1991年,世界第一届扬琴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与会者有来自全球欧、亚、美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的几十位杰出的扬琴专家和研究学者。这次会议上,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项祖华教授应邀讲学并演出,同时举行中国扬琴独奏音乐会。项祖华教授的一曲《林冲夜奔》,征服了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扬琴大师。也正是这一次大会,使世界真正体验到了以中国扬琴艺术为代表的东方扬琴艺术之美。在这次会议上,还成立了国际扬琴学会(CWA),推!出三位学会领导人,其中一位副主席就是代表中国扬琴乐派的项祖华教授。      一、“凝固”与“流动”       项祖华教授1934年出生于苏州的一个音乐家庭。在亲人的影响下,项祖华自幼从任悔初学扬琴,并表现出过人的聪慧。少年时期常随卫仲乐、陆修棠、杨荫浏等民乐大师活跃在江苏、上海举行音乐会演出,初露才华而颇受好评,与其兄项祖英(著名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并称为江南乐坛的“棠棣之花”。    像许多后来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一样,项祖华一开始并未涉足音乐艺术领域,而是学习建筑。直到1957年上海民族乐团成立,项祖华受聘于上海民乐团,同时在上海音乐学院兼任扬琴导师。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创立,项祖华又受文化部之命调回北京从事专业扬琴艺术教学至今,为中国民乐事业的发展和培养民乐传人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走过的道路,项祖华教授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我国三大音乐院校任教,这或许在我国民乐界是唯一的范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句名言,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恰好是项祖华教授一生的生动写照。      二、演奏和创作       项祖华教授结合扬琴自身的特点,以及对南北扬琴不同流派的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细致入微、跌宕多变、刚柔并济、韵味隽永的艺术风格。    为了使扬琴的声音既清晰又“曲直有度”,项祖华教授认为可以借鉴西洋乐器钢琴上的止音原理来消除余音;同时也可通过滑抹类、揉弦类技巧的运用,使余音得到利用和开发,这样不仅产生了“曲”与“直”的变化,同时也展示出“动”与“静”的听觉音响对比。    关于扬琴的技法系统,项祖华教授在传统的基础上总结了现代众多流派的演奏技巧,继而提出将扬琴演奏技巧综合规范为十类技法,即单竹、齐竹、轮竹、颤竹、滑抹、揉弦、拨弦、抓弦、点弦及装饰音(花音),并以其出色的概括能力,将其归纳为口诀:“单齐轮滑又颤,点拨抓揉加花”,达到了字字珠玑的境界。同时,项祖华教授还在多年的演奏中总结出“左右全能,点线组合,曲直相见,纵横交错”的十六字诀,这正是中国扬琴演奏技艺的审美特质和发展趋势。    纵观扬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集演奏家和作曲家为一身的人并不多见。但项祖华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本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根本准则,他身体力行,积极深入生活实践之中,创作改编了近百首中外古今的扬琴及民乐作品。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他所创作的作品更具鲜明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像《竹林涌翠》等优秀扬琴作品,就是当年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用音乐之笔勾画出的西南边陲风土人情,再结合对扬琴新技法的应用,创造出新奇而又充满现代感的音响效果,极具艺术魅力。       (一)原创扬琴作品    项祖华教授以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力,创作出了一系列堪称美轮美奂的扬琴作品,如大型扬琴套曲《国魂篇》,精心!取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或表现出中华民族气概的屈原、苏武、王昭君和林冲四个代表性人物,艺术性地截取其最具人物特质的画面,构思出极具音乐感染力的旋律,其中包括《林冲夜奔》、《屈原祭江》、《苏武牧羊》和《昭君和番》四部可以独立演奏的篇章。项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国魂》,使这个极具震撼力的标题也同样富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这一组作品的创作与推广,折射出现当代扬琴艺术家作为音乐家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操,经过历史的验证,赋予了其鲜明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其中《林冲夜奔》尤其著名,乐曲采用昆曲音乐的腔韵,融汇西方的作曲手法,运用双音琴竹、滑抹摇拨、山口滑拨、伴音变奏、多声织体等创新技巧,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林冲英雄落难、满腔愤懑、顶风踏雪、战胜艰难、逼上梁山的豪情壮举,海内外给予此曲“当代中国扬琴曲库之绝唱”的评价。扬琴组曲《芳季篇》,依照中国民族的审美心理,以四季为序赋予四种植物以新的艺术生命,《春兰》、《夏莲》、《秋菊》和《冬梅》四首扬琴曲是项祖华教授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