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查干湖猎长调
查干湖畔的村庄
我知道对我和同伴而言,走遍查干湖不是企望而是奢望,它纵长37千米,湖岸线蜿蜒128千米,水域面积420平方
千米,形成的湿地506平方千米,太大了。
静静地坐在湖畔的一条堤坝上,背对着渔村,面朝着湖坝内的土丘和小港湾,看着妇女和孩子在土坡下的杨树林里放鸭子,几条渔船在港湾里缄默已经很是满足。天太热,阳光太燥,到处一片白晃晃的,享受着杨树冠布下的荫凉,享受着宁静,心是甜蜜的。去找人的当地朋友回来,让我们上车走。车沿着湖岸,沿着矮丘下的土路,走了几分钟的样子,停下来,停在一座村庄几栋房屋间的空场上。那房屋是土质的,茅草的房顶,发黑发暗。我已习惯了这里的土质房子,虽然明显感到了这里的房子与这两日所见的土房子有明显的不同,但并未觉得惊异,大同小异的差别而已,乃至下了车,走下坡,又回到湖边的土路上,向前看到一队人马,聚在树荫下,才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了。人群中有拍摄电影电视剧的摄像设备,我怀疑起身后村庄的真实性。
“在拍电视连续剧,是反映过去查干湖渔民生活的。”当地朋友说。
拍摄正在进行,主角是个年轻的女性,身穿乳蓝色的大斜襟蒙族长袍,导演或者是副导演或者是场务一声令下,先是一些短衣襟小打扮的渔民,扛着渔具向泊在湖边的渔船上走。别瞧是几个人,扛这拎那的,显示的却是小规模生产。女主角进了戏,她合掌而立,背着湖背着船在祈祷着什么。远处,一个嫂子模样的女子从柴屋里走出来,向渔船这边跑,沿着土路也就是大街跑,大概跑得不合格,半途被手势令止,怔怔地看这边的手势,又跑回去,再推柴门,再跑,跑向街头,跑向渔船……
演员们不像我们这么好奇,散落在林荫里,穿着戏装,闲坐着。长臂摄像机的一侧停着一辆马车,远远的树林里还有几匹马在啃着地上的青草。从演员衣装上说,我们是走进民国,走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查干湖畔渔村了。我有了一种意外的惊喜:看人拍外景了。我想知道女主角祷告的是什么,但她声如蚊蚋,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基本只是看神情的庄肃,嘴唇的蠕动,想听什么也听不清的。周围的人谁也不说话。能听见太阳暴晒的响声。
我们走进了一段查干湖畔渔村的历史,也是走进了一个无声的时代。
但我看明白了一点:查干湖畔的蒙族渔民是定居的,有自己的村庄。蒙族人不吃鱼,蒙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在这里,这些对前郭尔罗斯的蒙族来说没多大意义,他们吃鱼也捕鱼。我看不明的是眼前的这个村庄是真实存在的村庄,由剧组借用的,还是剧组按照民国时期的老样子搭建的。
日常所见的查干湖畔的村庄是干打垒的土夯墙,小栅栏门,院子很大,一般是两个院,一个院里是菜园,垅垅菜畦,条条块块,种着各种蔬菜,一个是农家的庭院,边角堆柴堆物,院墙栅栏门旁有倒座房,正房两侧有棚屋。不管什么房都是用泥抹得光光溜溜,闪烁白色的泥光,顶是平的,不起脊不架坡,里面干干净净。
查干湖畔的蒙族人是定居的,过着农耕生活,也过着渔猎生活,游牧生活的历史早已结束了吧,习俗还保留着。那达慕的摔跤赛马我们是亲眼见了,为看那达慕赛马,当地村民(不敢用农民,渔民、牧民这样儿的词儿,恐怕都有点不确,不准)骑车自行车、摩托车、赶着马车去看。草场辽阔,这一跑至少几里路十几里路。蒙古包当然不难见,但那属于度假村,供游客享受的。
除了那达慕,还有敖包,还有神秘的榆树。敖包是土堆石堆儿,是山的代表。相传成吉思汗被篾儿乞惕人追杀时,躲进了孛儿罕山,逃过了追兵。他对绕孛儿罕山说要年年祭它,月月向它祈祷,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这件事情!说完下跪九拜救了他命的孛儿罕山后挥泪告别。从此,蒙古人就把孛儿罕山视为最大的敖包,世代传承祭拜。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族最早是在山林里,自打他们从狩猎转入游牧,从山林转入草原后,因无山可祭,就垒土块为敖包祭拜。郭尔罗斯部族又从游牧转入定居,仍没有改变这个传统。榆树崇拜不知何因。当然,是自然崇拜的一种。一个蒙族小姑娘讲她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奶奶拎着一篮子馒头等等的好吃的东西出去了,她尾随在后头,悄悄地跟着,看到奶奶用平时舍不得吃的面食祭拜榆树时,动了想拿起来吃的念头。奶奶警告她,说榆树是神,是会显灵的,讲了榆树显灵的故事,吓得她躲在奶奶怀里。她的故事让我看着所有的榆树都神秘神圣起来,暗藏着一种可怕的,能主宰一切的力量。
最后的渔猎部落
还有更让我惊喜的――入湖观渔猎。我们是开着快艇进湖的,水域越来越浩渺,岸际的土丘越来越远。看到渔船了,渔船上却没有人,人都在水里,水齐着胸,胸前是网绳,网绳成椭圆形,拧成一个8字,这8字得有几千米吧?长长的,一头直到远远的岸际,8字网旁,又随网站成一个散兵线。散兵线在收缩,网也在收缩,鱼从网绳内蹦起来,蹦得好高好高,就像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网就是龙门。鱼儿们像过高地估量了龙门的高度,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JG 05-2020 基坑支护技术标准.docx VIP
- 综合实践劳动课教案.docx VIP
-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doc VIP
- 海书专升本刷题测试卷15.docx VIP
- 贵司专升本磨刀进阶营大学英语第一次模拟测试.docx VIP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各一套).doc VIP
- 浅谈宽带电力载波与窄带电力载波在电力抄表中的利弊关系(行业资料).doc VIP
-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现状调查.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IPv6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前景预测报告.docx VIP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