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风浪的渔歌行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千年风浪的渔歌行板   赣榆,这个被海洲湾紧紧拥抱着的黄海明珠早已被人所熟知。海风、海潮、海鲜、海味、沙滩,阳光、渔网、渔歌、渔家号子……所有这些,都会让你感受到在大海面前渔民生活的本来面貌,一如生命的脆弱和坚韧,日子的简朴和繁复。大陆沉降为海,亘古千年、穿越风雨的渔民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壮景?!      海祭:渔家对大海的一声声问候      赣榆海祭是当地沿海地区祈安康、庆丰收的一种古老而又活动场面盛大的民间习俗。它起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数朝不衰,至民国,海祭活动逐渐衰败。“文革”期间,祭海无人敢提,庙宇、祭器、祭文、鼓谱均遭毁坏。   赣榆渔民的海祭活动别具特色――只祭“老爷”和“娘娘”。又因赣榆地处苏北鲁南交界,在祭海仪式上有着南北交融的风格,成了南北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据传说赣榆海祭由徐福东渡演变而来。“老爷”是何许人也?“老爷”指的不是人,是被神话了的鲨鱼。在过去,这里沿海鲨鱼特别多,而且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嬉戏。如果遇到鲨鱼群是相当危险的,它们在船的周围一撅头,一摆尾,小船就会有倾覆的危险。渔民们望着黑压压的鲨鱼群,只得强掩惊惶,故作镇静,马上烧香磕头,不断往船的四周抛撒大米,并出于无奈,叫着老爷苦求,以期鲨鱼尽快离去。于是“老爷”一词就如此产生了。海祭是从每年年后出海开始的,春节第一次出海自然要隆重得多,平时则删繁就简。一般选农历逢双的日子,老大带领全体船员到船上拜祭老爷。   那个夜色正浓的冬晨,我们4点就起床,在6点前赶到海头镇的小口港码头。   今年41岁的陈患林,是船主也是船老大,他和请来的一帮渔民们正在等待着我们。只见一只半新的足有400马力的渔轮披红挂彩,在几只射灯的照耀下静静地停靠在码头,靠近船的岸边置放着一张方桌,上面已经堆满了猪头三牲、水果等各种各样的供品,两支红烛和香、纸之类的东西,鞭炮与锣鼓家伙都已准备停当。   对于陈忠林他们来说,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日常出海前的祭祀,在我们看来就成了渔家风俗表演。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平常,质朴无华,而又那样地深蕴内涵,意义重大。看来,对于大海的这种情感依存从这里的先民们开始,早已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层面和生命的骨髓里。   按照习俗,出海前的海祭要在东方出现鱼肚白之前完成。于是,我们到了现场后,他们的祭祀也就随即开始了。   出海的船一般有两种人员组织形式:一种是船主不出海,请来船老大,自己在家等着收获;另一种就是自家的船自己做船老大。陈忠林就属于后者。按规矩他先是把一只公鸡在供桌前杀了,同时鞭炮齐鸣,锣鼓齐奏,热闹非凡。然后,陈老大开始烧纸、点香、燃烛、敬酒,用刀分别将猪、鸡、鱼三牲上的肉割下一块来,和水果、点心等都丢到烧纸的地方,嘴里还不停地进行着祷告,以示供奉,还把两棵葱的葱头割下扔掉,据说这是祈祷不要两只船相“冲”相撞的意思。   接着陈忠林最先跪在了一块红地毯上,朝着供桌、大海和船只的方向磕上三个头,所有的船员跟着一个个地全部跪拜。祭拜完毕,大家就都沿着叫“跳”的木板上船,开始起锚出港。起锚自然少不了一番昂扬而浑厚的渔民号子,所有的船员跟着头儿边拉边唱,号子声一时竟然让现场的气氛充满了庄严和激情。一大帮子经常海里来海里去的孔武有力的汉子们,一会就把一个硕大的铁锚拉了上来。如此,整个祭海仪式中的祭祀龙王的半程也就基本结束。我们也在特许的情况下上船同行,因为我们还要记录海祭的下半程――在海中祭祀娘娘,这样整个过程才完整。   这个时候,已经现出轮廓的大地和房屋若隐若现,东方大海的深处也开始露出鱼肚白来。   陈忠林的船慢慢地驶离了港口,沿着内河的一段朝着出海口航行,一起出海的船只也都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拔锚东进。因为此时的潮水正是满潮的时候,三三两两返航的渔船也在这个时候满载而归,迎面驶来。两船相交时,掀起的水浪哗哗作响。这个时候我们才有机会看清楚陈师傅的船只,这是一只在当地不算小的渔船,属于三层楼式的那种。只见船楼的四角各挂一个大红灯笼,显得红火而辉煌;插满船舷的红绿旗子在海风中有力地摆动着,船头和船尾的大旗子上分别写着“满载而归”等祝福的字,靠前的甲板中间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上面高悬着一面鲜艳夺目的国旗,在国旗的下面是一根在风中摇曳不止的竹子,这就是当地风行的发财树了;在船楼的门口两边贴的大红对联,映衬着那个雕刻上去的混体字“招财进宝”,清新醒目,一团喜庆。   东方的鱼肚白早已变幻成绛紫色,慢慢地又变成绛红色,再由深变淡,太阳就从遥远的海里跳了出来,刚才的海岸变成了地平线。当船头向着刚刚升起的太阳,祭祀娘娘的仪式开始进行,其过程基本上和起航时的相同,烧纸过后,在一片鞭炮声中,陈忠林再次于船头的悬挂铁锚处杀一只鸡,并将鸡毛粘在船头上。我从镜头里看到,站立船头的他的剪影在阳光的映衬下是那样的庄严而肃穆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