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保健穴[宝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保健穴[宝典]

家庭保健常用“六总穴” “头项取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胸胁内关应,急救水沟谋。”这是古代针灸医家总结出来的六个有效穴位,即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内关、水沟,大家习惯称为“六总穴”。它们各具特色,为了便于记忆,就编了上述口诀,深入浅出地概括了六个穴位的功能与主治,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至今仍流传广泛,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常用治疗穴位。“六总穴”不但可以在医院临床使用,还可用来家庭保健消化不良按足三里 “肚腹三里留”是指腹腔消化系统的疾病均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进行防治。此外,百姓还有句俗话说“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现代研究发现,按揉足三里穴能使胃肠功能明显增强,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同时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血液系统有调节作用,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因此说足三里是全身重要的强壮穴。 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它既是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也是多种病症的常用穴位,而且疗效可靠,因此,足三里穴在针灸临床上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位置:足三里又名鬼邪,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足三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腧穴之一。 操作:可用拇指或用光滑的木棒按揉足三里穴,也可以用艾条灸。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以局部感觉酸胀为度,但不要出现皮下淤血。建议每天都要按揉,持之以恒才有效果。 保健作用:调治多种虚损性疾病,以及消化系统各种慢性病。 头晕按揉列缺穴 “头项取列缺”说的是刺激列缺穴,不仅擅长治疗头晕头痛,而且能够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有效缓解脖子疼痛等不适症状。在自我按摩中,可以配合使用两侧的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止头晕头痛的效果更好。 位置: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 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一手的食指按揉对侧手的列缺穴,每侧揉50次,然后换对侧,以酸胀感为度。最后用两拇指分按两侧风池穴,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防治头晕、头痛、颈部不适等。 牙痛按揉合谷穴 合谷穴是临床特效穴位,其治疗范围甚广。“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穴具有统治颜面部和口腔疾患的功能,尤善抗各种疼痛。此外它疏风邪之力同荆芥,清燥之功热似黄芩,是自我保健首选的穴位之一。 位置:在前臂掌面的下段,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大陵(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按揉对侧合谷穴50下,再换手对侧按揉50下。 保健作用:防治鼻炎、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咽喉肿痛、便秘、经闭等。 背痛按揉委中穴 俗话说“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尤其是老年人患有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腰背委中求”,意思是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进行治疗,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历代医家治下肢无力、酸肿,小腿拘急痉挛也都取委中要穴。刺激委中穴可提高人体耐痛阈,达到缓解腰背疼痛的目的。 位置: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中央处。 按摩方法:可用中指按揉同侧委中穴,也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艾灸此穴。 保健作用:防治各种急、慢性腰背痛。 心脏不好常按内关穴 “胸胁内关应”说的是内关穴历来就是中医针灸推拿医师治疗心脏病的重要穴位,据现代研究表明,此穴与心脏确有密切的联系。点揉内关穴能够有效提高心肌无氧代谢的能力,令心肌在缺血缺氧环境仍能正常工作。经常按揉内关穴,具有护心、救心的作用。 位置: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置于另一只手的内关穴上,稍向下点压用力后,保持压力不变,进行按揉 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中医学又称之为水沟穴, 位于鼻子下面的鼻唇沟正中及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为中医“醒脑开窍”的重要穴位,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堪称人体的120。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以每分钟20-40次,.使患者很快苏醒。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