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秘藏东南的植物王国(之二)
野外考察的第三天,我们终于见到了藏族村寨:日东村。知美、日东和知堆三个村毗邻,紧邻着日东河,建在缓坡上日东村是其中较大的村寨,农舍错落有致,有石头垒起来的,也有杉木、松木做的,条件好的,屋顶再用铁皮加固;农舍之间就是连片的青稞田,整个村子用木头栅栏围绕起来,据说是为了防止野兽进到村子里伤害牲畜和人。这里依然没有手机信号,与外间唯一的通讯工具,就只有当地哨所里的卫星电话。得知我们是中科院的科考队,哨所的军官显得十分激动,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起来。这里交通不便,平时很少见外面人来,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粮食、蔬菜和生活用品都是定期从察隅县城补给的,遇到泥石流和雨雪天气,补给就不会那么及时了。好在当地军民关系非常融洽,遇到部队有困难,当地农民都会给部队战士送米送菜。当然,哨所的驻军也会帮助当地农民干农活、修房子,部队的卫星电话也是免费借给当地群众使用的。他们在这里过着常人认为的枯燥闭塞生活,换来的是边境的美好与安宁。我们当天就借宿在藏族老乡家里,房东阿泰十分热情,燃起了炉火,在大屋拾掇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帮我们卸下行囊和装备。用着仅有几句发音不准的汉语招呼我们吃饭。终于可以睡在干燥的地板上而不是湿漉漉草地上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完成了一天植物的标本制作、采集记录后,我们跳进睡袋,沉沉地进入了梦乡。之后的几天,我们途经的村寨渐渐多了起来,有的仅有七八户,大的不过十几户。有的村寨在地图上标注有的,实际上我们当时不一定能看到,因为这里可能是当地人夏季放牧或挖药材的临时住所。在翻越小雪山后露营的拉轧村,我们就遇到了一队挖药材的农民,虽说是个村子,但是没有永久的住房,村民就住在塑料布搭成帐篷里,妇女和孩子留守,负责做饭和看家,青壮年每天天不亮就背着口袋和锄头上山挖冬虫夏草、贝母等药材。有意思的是他们挖药材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都有自己固定挖药材的地方,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个家族秘密,不会轻易告诉他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夏季挖虫草和贝母是他们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也是在这里,我们用三袋腊肉与村民交换回久违的新鲜猪肉,徒步穿越那么多天终于吃上了新鲜的猪肉,好好的开了一次“洋荤”。其后我们翻越了4500多米的大雪山,达到了一个不知名的牧场,说是牧场也就十来户人家,木屋用石头垒成地基,松木或杉木搭成墙壁和屋顶,牧民养着猪和牛等牲畜。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投宿在了一个牧民家里,刚把行囊和装备放下,我们便被热情的牧民拉到各自家中接待。我随向导和赶马人到了一个大妈家中,大妈的木屋和其他人家一样,我们弯腰跨进仅容一人勉强进出的小门,大家围坐在木屋中央的火堆旁,做饭煮茶都在上面,牧民大妈斟上酥油茶双手递给我,嘴里不停地说“加不童”(请喝酥油茶)。我喝了一碗又一碗,可是碗中的酥油茶永远都是满的,既是藏族同胞很好客,同时我得承认,这儿的酥油茶也非常的好喝,带有些许的茶味,又带有滑腻腻的奶昧,咸咸的,美妙滋味在唇齿间流动。虽然藏餐我是无福消受,但这酥油茶是我在西藏品尝过最美味的民族美食了。徒步穿越的最后一天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察隅县城北部的桑久村,我们也结束了7天的徒步穿越之旅,这里离察隅县城仅有20多公里的路程,再往前数公里也有了手机信号,村落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繁华。当天傍晚我们便到达了察隅县城。
在县城经过短暂休整,我们便向下察隅镇进发。下察隅镇坐落在察隅曲的支流贡日嘎布曲沿岸。经过守备森严的钢桥时,我知道我们来到了边陲重镇:下察隅。向戍守在这里的边防武警出示边境通行证,经检查后,我们进入了下察隅。这里海拔仅1500米,属于热带气候,植被景观和察隅其他地区根本不同,温暖湿润的印度洋暖流沿河谷溯河而上,带来了充沛的降雨和热量,这里低海拔的地方分布着热带常绿雨林,属于察隅地区最温暖的地方,河谷低地种植着大面积的水稻,半山腰上种植着玉米等植物,与我国南方地区无异。由于天气热的缘故,不同于其他地区,这里藏民和僧人穿着单薄,倒像是傣族人的穿着。我们站在察隅农场旁的沙琼村,向导告诉我们,山的西南边不远处就是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至今还是印度控制着。什么时候那片土地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我们科考队的下一站是素有“冰川之乡”之称的波密县。波密处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四周高山环绕,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中间是帕隆藏布的河谷区。这里有1994年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504.6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窄的地方仅35米,被科学家誉为“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这里有海拔7756米、世界第15高峰的南迦巴瓦峰,它与隔江相望,海拔7284米的加拉白垒峰共同造就了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这个水汽通道带来的温暖、湿润的水汽,使得波密的植被非常丰富,呈现出别样的风景。每年3月,当西藏其他地方还是冰天雪地的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