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蓝色江苏低碳城市带的战略构思
摘要:面临逆城市化和低碳革命两大机遇的迟疑,是蓝色江苏发展政策的误区。应认识到逆城市化是蓝色江苏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又要避免碳基城市化的覆辙,制定并实施蓝色江苏低碳城市带建设战略。
关键词:蓝色江苏;逆城市化;低碳城市带
Abstract:The hesitation under the opportunity of urbanization and revolution of low-carbon is a mistaken idea of developing policy of blue Jiangsu. It is inevitable that counter urbanization will happen inthemodernization of blue Jiangsu. In the meantime, we should avoid carbon back urbanization and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ng strategy of blue low-carbon city band in Jiangsu.
Key words:Blue Jiangsu;Counter Urbanization;Low-carbon City Band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0-33(4)
作者简介:安文河海大学苏南经济发展研究所低碳技术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硕士生导师
史路平河海大学苏南经济发展研究所讲师
与蓝色的沿海区域一般都是各国和各省(市)的发达地区不同,蓝色江苏却是江苏经济的软肋,如何发展蓝色江苏,缓解南北鸿沟矛盾,一直是江苏历届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心病。我们认为,以往苏北发展政策存在两大误区:或认为苏北发展的瓶颈是工业基础薄弱,应以工业化为突破口,很少考虑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的问题;或认为瓶颈是社会贫困,应以经济脱贫致富为突破口,很少考虑以反生态环境贫困带动反社会经济贫困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建设“蓝色江苏低碳城市带”的战略构思。
1逆城市化:蓝色江苏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经济结构的主角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工业化进程缓慢,无疑是苏北发展的重要瓶颈,但从衡量工业化的三大国际通用指标看,蓝色江苏工业化在“两个小于”,即“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60%”上。换言之,从江苏规划建设苏锡常、南京和徐州等三大城市圈的政策导向看,蓝色江苏一直是被江苏城市化“遗忘”的角落,城市化进程滞后,正是蓝色江苏工业化的重要瓶颈。
蓝色江苏的工业化是否不需要城市化进程助推?城市化是指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像商品经济一样,城市化同样是现代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了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加速发展,二战结束后经济复苏带动城市化空前发展,和上世纪70年代中期新技术革命导致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的逆城市化等三个阶段,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同一进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固然是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动力,而城市化则通过集聚优质生产要素,推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因而是工业化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同时,城市化过程使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带动农村发展,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进而扩大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了整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从而为高水平的工业化奠定了高层次城市化这一根基。可见,缺乏工业化相应发展的城市化固然是泡沫式的城市化,而缺乏城市化配套发展的工业化同样不具有可持续性。
具体看蓝色江苏,虽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早已存在,但由于当地城市化发展滞后,无法提供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阻碍了本地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这种工业化的要素驱动力不得不以“民工潮”的形式向发达地区宣泄,反过来更削弱了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势头,形成“城市化滞后-劳动力流出-工业化缓慢-城市化更滞后”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宿命论”式的恶性循环,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互为因果关系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必须首先通过改革开放的制度供给,实施超前城市化的政策输出,由劳动力密集型的初级工业化起步,在新城镇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第二产业。而初级工业化起步和新市民大量聚集本身,就为建筑、服务和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低成本的广阔发展空间,进而促使制造业升级换代,也将城市化由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专业工具通达信软件操作详解教材 .pdf VIP
- 沉降观测方案.docx VIP
- 《土地管理法》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P12 更多的资料请参阅《2010学年上中CPS活动手册 上海中学.docx VIP
- 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课件.doc VIP
- 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docx VIP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