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兰州考察活动综述.docVIP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兰州考察活动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兰州考察活动综述   [摘要]1940~1944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活动是我国近现代一段重要的文化史,1942~1943年在甘肃兰州的考察活动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所以,有必要回顾这段历史,它不仅是对战乱时期坚持工作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的纪念,更是对昔日兰州历史的回忆。   [关键词]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 王子云 ;兰州考古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041-03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是1940~1944年由王子云发起、国民党教育部组织的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系统、深入并有明确目的的文物艺术考察团体。考察团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豫、陕、甘广大地区的文物史迹进行清理、研究考证,并采集了大量的绘画、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撰写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论著,为西北文物史迹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1942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先到兰州,后去青海。《甘肃地方大事记》记载,“五月二十日四日(星期日)早晴午阴,艺文考察团(艺术文物考察团)王团长子云等由青(青海)返兰”,三十二年(1943)“三月八日(星期一)晴,艺文考察团返兰”。笔者认为该时间应当是艺术考察团从敦煌途经酒泉、张掖回到兰州的时间。   考察团在兰州先后考察了握桥、金天观、庄严寺、普照寺和嘉福寺、城隍庙。考察兰州握桥的记录如下:“握桥,鲜卑语称河厉,是鲜卑族吐谷浑发明的……实际上是无墩虹梁木拱桥……”林亮在他的书中写道:“出西门,览握根桥。桥长十余丈,其形如弓,桥上盖屋,足蔽风雨,五彩绘缯。两端有坊,冬曰‘空中鳖背’,西曰‘天上慈航’。”《西北揽胜》中有载:“西津桥,又称三公桥,在城西二里,跨阿甘水,相传创于唐代……自远望之,宛如卧龙……全身悉以木料建筑,亦我国桥梁之伟观也。”以上几处对握桥的记述较为简略,名称上也各有不同,有西津桥、三公桥、卧桥、握桥等名称,王子云先生将其称为渥桥。《兰州古今注》称:“城西阿甘河有握桥者,或曰卧桥,东西十余丈,高二丈,穹窿特赶上有覆楼,旁设钩桥,而桥下不置一株,桥两端各有翼亭,上下有巨木连节错压,斜上伸,中则横空为梁,略如虹状,西湟水上有数桥与此相类,考段国沙洲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历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阶,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镇压两边,俱来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金钩栏,甚严饬桥在清水川东,与此桥及湟水桥营造相合,旧制谓此桥仿于唐时,盖即河历遗制,河历二字文羲,不可解疑是鲜卑语也。”   从以上的记载可知,握桥设计巧妙、工艺精巧,有诗为证:“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桥上行人桥下影,年年来去送寒潮。”可惜该桥于1952年被拆除,现在我们只能从照片上看到昔日握桥的风采。   考察团对金天观的考察,最早的记录是:“金天观一名雷坛,在西郊河外,亦肃藩所创修,正殿东西有廊房……”陈万里曾如此描述金天观:“在西门外,明肃藩建……两廊书系画壁……所绘为金朝玄元太上老君应化图,自第一化至四十化止,中隔空廊,其南部则‘雷祖出巡图也’。西廊南部为雷祖巡宫图,北部自第四十二化至八十一化止,图下复写原经经文,间多剥落,壁画则完好者殆十八九……”   林亮在他的《蒙新甘宁考察记》中这样描述金天观:“渡桥里许,至雷坛庙……庙左为阿公祠,即清初阿公祠……院中古柏苍翠……有阿公墨宝多幅,石刻嵌于壁间。”   对金天观较全的记载如下:“明肃庄王金天观记说:观之置东有望仙桥,西上乃外之,周围三里,东有大门,左右列战,曰皋兰福地。正门凿一碧沼曰五龙之潭,外南门曰金天观,龙虎在马,左有玄坛,右有真武祠。正门曰九天门,雷公、雷母、风伯、雨师居其下,中有雷之坛。左曰法王殿,右曰天师堂。正殿曰雷祖宝殿,殿南向,其雷师,皓翁,卿徒、师相十六雷神刘班左右。后有无极殿,中有三清,左右设南北二排,五祖七真周市朝无。该有神御殿,在九阳峰上,东有道院,西有环室。”相关古诗词写道:“明肃靖王咏句:‘羽客楼真处,隐隐古殿幽,山楼依迭□,道院傍清流,庭院巢松鹤,林□唤雨鸡,嚓予惟世纲,徒慕赤松□。’”   解放后, “这观(金天观)在解放路西南华林山下……民间通称雷坛。现已改建为工人文化宫”。从上述记载可知,金天观当时规模宏大,最为人们称赞的是其廊壁上的《老子应化图》。《老子应化图》现在依然在工人文化宫的回廊上,只因年代久远,保护不力,已漫漶不清。   三大古寺之庄严寺,“在城中鼓楼西,唐初建元至元间重修”,对于寺庙的建筑年代也此说:“根据‘朝廷庄严禅院’的写家李贡生的生年考证,又似乎是明代的建筑物。” “寺有三绝:塑绝、写绝、画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普照寺亦名大佛寺……今存金泰和时铸钟……入寺门而北有金刚殿,天王殿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